一、磷脂
磷脂,即含有磷酸残基的酯类,包括有磷酸甘油酯和神经鞘磷脂。磷脂主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许多动植物性食品中(表5—5)。一般,每种生物体的磷脂混合物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互不相同。
表5—5 含磷脂丰富的食品 单位:质量分数%
食 品 |
含 量 |
食 品 |
含 量 |
蛋 黄 肝 大 豆 小 麦 |
8~10 1.0~4.9 1.6~2.2 0.4~0.5 |
脑 心 豌 豆 糙 米 |
3.7~6.0 1.2~3.4 1.0~1.1 0.5~0.6 |
(—)磷酸甘油酯
磷酸甘油酯为甘油醇酯衍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l、3—Sn—磷脂酰胆碱
3—Sn—磷脂酰胆碱是由磷脂酸与胆碱结合而成,极易吸水,是动植物中分布最广的磷脂,特别是在脑组织、蛋黄、精液、肾上腺和红细胞等中含量比较高。由于最初由蛋黄中发现得到,所以又称为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具有调节脂肪代谢,防止形成脂肪肝的作用。
2、3—Sn—磷脂酰乙醇胺
3—Sn—磷脂酰乙醇胺在动植机物中含量均比较丰富。其结构和性质与磷脂酰胆碱相似,可能主要与血液凝固有联系。
3、3—Sn—磷脂酰丝氨酸
3-Sn—磷脂酰丝氨酸在动植物中分布广泛,但是含量比较少。有关脑磷脂的一些看法目前正在加以纠正。脑磷脂不是单纯物质,以前对脑磷脂就是3—Sn-磷脂酰乙醇胺的认定并不正确。就目前所知,它至少包含有两种以上的物质,其中确证的,除3—Sn—磷脂酰乙醇胺外,尚有3—Sn—磷脂酰丝氨酸。
4、3—Sn—磷脂酰肌醇
3-Sn—磷脂酰肌醇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是,天然存在的磷脂酰肌醇,只有肌醇—l—磷酸衍生物。
(二)鞘磷脂
鞘磷脂是植物和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神经组织和脑组织中的含量非常高,所以,有时也称作为神经鞘磷脂。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十分活跃。
(三)磷脂的性质
1、溶解性质
磷脂是一种两性脂类化合物,因此,不易溶于单一溶剂中,而易溶于大多数含有少量水的非极性溶剂以及混合溶剂中。用混合溶剂氯仿—甲醇溶液可以很容易地将磷脂从组织和细胞中萃取山来。
2、氧化性质
磷脂均是白色蜡状固体,当暴露于空气中时,则逐渐地发生颜色的改变,即山白色→黄色→黑色。目前认为,这种颜色的变化过程是由于磷脂的氧化作用而造成的。一般磷脂中含有大约50%的不饱和脂肪酸残基,所以容易被氧化。当与空气接触时,不饱和脂肪酸残基可能首先被氧化为过氧化物,然后过氧化物再聚合生成黑色的物质。
3、水解性质
磷脂可以被碱或生化酶水解。在强碱条件下,水解产物主要为脂肪酸盐、磷酸甘油等成分。由酶催化时,不同的酶将会有不同的分解产物。
(四)磷脂的作用
目前认为,磷脂的生化作用主要是用作构成生物膜,并且使生物膜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食品角度讲,磷脂对机体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为合成代谢提供了特定的原材料。这实际上也就是磷脂对机体特定器官和组织补益作用的基础。另外,一些磷脂在食品工业中也得到了应用,如磷脂酰胆碱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用作乳化剂,磷脂酰乙醇胺是一种抗氧化剂的增效剂等。
二、糖脂
糖脂是一类含有单糖残基的脂类物质,是动物脑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叶绿体以及动植物微生物细胞质膜等的重要组成成分。
目前,人们一般将糖脂区分为二类,这就是甘油醇糖脂和糖鞘脂。
1、甘油醇糖脂
甘油醇糖脂存在于动物脑组织、脊髓中,特别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所以也称为植物糖脂。
2、糖鞘脂
糖鞘脂主要存在于动物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中,是动植物细胞质膜的重要成分。
三、甾醇
甾醇主要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根据来源,一般将甾醇划分为动物甾醇、植物甾醇和真菌甾醇三类。其常见的具有营养生理学意义的成分为:胆甾醇(动物甾醇)、7—脱氢胆甾醇(动物甾醇)和麦角甾醇(真菌甾醉)。
l、胆甾醇
胆甾醇俗称胆固醇,存在于所有动物性脂肪中,特别是在神经组织和肾上腺中的含量丰富。在一般情况下,胆甾醇是维持细胞生长和生存的成分,并且对脂肪的代谢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但是,当过量时,将会发生沉积,引起动脉粥样化病变。目前,人们还认为胆甾醇与胆石症、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胆甾醇对于机体具有双重影响和作用,如何成就有益的方面而抑制不利的作用,是目前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般认为,人们应防止过量摄入胆甾醇,特别是某些特殊对象,所以需要对那些富含胆甾醇的食品(表5—6)加以饮食控制。
表5—6 富含胆甾醇的食品 单位:质量分数%
食品 |
含量 |
食 品 |
含 量 |
卵黄油 猪 脑 牛 脑 鸡蛋黄 鱼肝油 小虾米 |
5.0 3.1 2.67 1.7l 1.0 0.74 |
鸡 蛋 鲫鱼子 猪 肝 黄 油 墨 鱼 猪肉(肥) |
0.68 0.46 0.37 0.30 0.28 0.ll |
2、7—脱氢胆甾醇
7—脱氢胆甾醇多与胆甾醇共存,主要存在于皮下脂肪组织。可以在紫外光(日光、日光灯)的照射下,转化为维生素D3。
3、麦角甾醇
麦角甾醇主要存在于酵母等微生物中,可以在紫外光和日光照射下,转化为维生素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