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 » 正文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化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4-24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可以从三种角度对碳水化合物进行分类,也即依据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功能和化学结构的分类法。   

    1、根据来源进行的分类   

    可以将碳水化合物分为两类,即植物性碳水化合物(蔗糖、果糖、淀粉、纤维素等)和动物性碳水化合物(乳糖、糖原等)。   

    2、根据功能进行的分类

    可以将碳水化合物分为三类,即

    (1)支持性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

    (2)贮备性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和糖原;

    (3)凝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琼脂等。

    3、根据化学结构进行的分类

    可以将碳水化合物区分为三类,即单糖、寡糖和多糖。凡是不能被进一步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即被称作为单糖。这种单糖是碳水化合物世界的基础单元。凡是可以水解生成少数(2~6个)单糖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就称作为寡糖。重要的寡糖是双糖,也称作二糖。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的残基构成,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凡是水解时可以生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就称作为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相互连接形成的。多糖分子中的单糖残基数目差别很大,约可变动在10~5000之间。重要的多糖有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二、碳水化合物的性质

    从化学结构来看,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存在有很大的差异,很难进行统一,特别是寡糖和多糖与单糖的化学性质之间具有许多的差别,因此,一般就多数物质或结构所具有的共性进行叙述。

    l、水溶性与溶解度

    碳水化合物在水中的水溶性很不相同,一般单糖和寡糖易溶于水,而多糖则难溶或不溶于水,并且不能形成真溶液。这种水溶性的差别,主要与碳水化合物的分子量有关,一般分子量越大,则水溶性越差,溶解度越小(表4—2)。温度对碳水化合物的溶解度影响很大,并可造成反常的溶解过程。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单糖和寡糖,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过饱和现象。利用人为的控制处理,可以运用所产生的过饱和溶液生产夹心食品糖。当控制过饱和溶液的冷却速度很慢时,则可以产生大而且坚固的结晶,如利用蔗糖制备冰糖就是依据的这个原理。

    值得指出的是,大多数具有较好水溶性的碳水化合物,都具有吸湿性。这对于商品食用糖等的生产和贮存将是一种危险。例如,在湿度很高的地面贮存白砂糖将造成糖液流失。

4—2  部分碳水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碳水化合物

溶解情况

果糖

极易溶解

葡萄糖

极易溶解

蔗糖

极易溶解

麦芽糖

易溶解

乳糖

难溶

淀粉

微溶

纤维素

不溶

4—3  几种碳水化合物的甜度

 

碳水化合物,

 

   山梨醇

173

100

74

54

麦芽糖

乳糖

淀粉

纤维素

32

16

0

0

在水溶液中,碳水化合物中的寡糖和多糖可以发生分解(水解),酸和酶可以催化这个过程。一般,酸水解的速度比酶水解的要快。一个碳水化合物的水解程度与速度将取决于溶剂的pH值和温度。一般无机酸比有机酸的水解作用强,同时水解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或加速。运用碳水化合物的水解性,可以由多糖和寡糖生产多种水解产品,例如葡萄糖、糖浆和人造蜂蜜等。一般相信,酸水解是工业生产的基础,酶分解则是消化过程和微生物酵母发酵过程的基础。目前,生化方面的酶分解方式也开始移植用于工业化生产。

焦糖化现象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是一个既有益处也有害处的性质。例如,烘烤面包和其他精制的食品时,人们希望通过焦糖化现象来增加和提高食品的色香味;而在生产奶粉或透明无色的糖果时,则就不希望或不允许发生焦糖化现象,否则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外观。

    一些碳水化合物可以被酵母、细菌和霉菌产生的酶进行发酵。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我国人民所喜爱的白酒,就是由酵母所进行的乙醇发酵的直接产物。在乙醇发酵过程中,只有少部分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被酵母直接发酵,如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其余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蔗糖则必须先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被发酵。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另一种发酵,为柠檬酸发酵,这是另外的一种发酵种类,即好氧发酵。也就是说柠檬酸发酵,是在氧气存在下,单糖的一种氧化过程。即:

单糖+氧 →柠檬酸+水

在制作酸菜,如酸黄瓜、酸奶以及干酪等食品时,将会发生乳酸发酵。

    6、凝胶性,

  碳水化合物中的一些多糖物质,具有在吸水后形成坚韧凝胶的能力,这就是多糖的凝胶性。果胶、琼脂、藻酸(盐)、阿拉伯胶和淀粉等都属于这种具有凝胶性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凝胶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生产果冻、果酱、奶油、仿生食品和凝胶制品等。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暂无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747 second(s), 1197 queries, Memory 5.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