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微生物学名词库 » 正文

人类轮状病毒(rotavirus)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11-19
 

人类轮状病毒(rotavirus)归类于呼肠孤病毒科 (reoviridae) 轮状病毒属,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有4050%为轮状病毒所引起。病毒体呈圆球形,有双层衣壳,每层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内衣壳的壳微粒沿着病毒体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形同车轮辐条。完整病毒大小约7075nm,无外衣壳的粗糙型颗粒为5060nm。具双层衣壳的病毒体有传染性。病毒体的核心为双股rna,由11个不连续的节段组成。在轮状病毒外衣壳上具有型特异性抗原,在内衣壳上共同抗原。根据病毒rna各节段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移动距离的差别,可将人轮状病毒到少分为四个血清型,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是a型和b型。

轮状病毒在一般组织培养中不适应,需选用特殊的细胞株培养(如恒河猴胚肾细胞ma104株和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cv-1株)。培养前应先用胰酶处理病毒,以降解病毒多肽vp3,该多肽能限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在培养时细胞维持液中也应含有一定浓度的胰蛋白酶。

轮状病毒对理化因子的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经乙醚、氯仿、反复冻融、超声、371小时或室温(25℃)24小时等处理,仍具有感染性。该病毒耐酸、碱、在ph3.510.0之间都具有感染性。95%的乙醇是最有效的病毒灭活剂,56℃加热30分钟也可灭活病毒。

人类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在冬季流行,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犯小肠细胞的绒毛,潜伏期24天。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受损细胞可脱落至肠腔而释放大量病毒,并随粪便排出。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其原因可能是病毒增殖影响了细胞的搬运功能,妨碍钠和葡萄糖的吸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感染后血液中很快出现特异性lgmlgg抗体,肠道局部出现分泌型lga,可中和病毒,对同型病毒感染有作用。一般病例病程35天,可完全恢复。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暂无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4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