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条「如何定量吸取液体?」的帖子引起热烈讨论。原因是博主 po 出 100 年前的移液方式——用嘴巴吸,在众多手动自动、单孔连排移液枪图片的中间,显得尤为突出和滑稽。
不过更让人震惊的是评论区的精彩发言,直到现在仍然有老师同学在用这个「传统」的操作。
其实「嘴巴移液」已延续百年,因为这样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又准又稳」。但用嘴巴移液这样的操作,肯定是存在风险的,比如:1893 年一位内科医生在操作时因为意外而吸入了伤寒杆菌的培养液,不幸中招。
现在,大多数实验室都配备了移液枪,更加安全更加精准。但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因为移液不准,会引发太大的灾难——实验数据重现「危机」,实验数据无法复制,代表了前期努力全部白费!比如:PCR 实验做了三次,每次结果都不一样;WB,样本参数都相同,每次趋势却各不同;实验数据重现不出来,输在起跑线上……
因此,各大移液器品牌均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预防性维护且在保养间隔期间进行常规性能验证,以保持吸液和分液的准确度。那么,日常实验中如何开展检查、清洁消毒、正确移液等才能提升实验数据稳定性,让实验一遍过呢?
秘籍内容一睹为快:
1. 选择优质移液枪
若要实现可重现移液,请选择在整个移液循环(吸液和分液)中都准确无误的优质移液枪。
2. 选择正确吸头
移液枪吸头是样品和移液枪之间的唯一接触点,因此所选的移液枪吸头类型在液体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未灭菌吸头适用于无需担心污染或不会影响结果的实验。
● 无菌吸头适用于细胞培养和分子检测等敏感实验,可防止污染物影响结果,进而影响实验的可重现性。
● 无菌滤芯吸头可减少气雾形成、保护移液枪套柄在使用过程中免受污染,从而多加一层保护。
3. 改进移液技术
选择正确维护且经验证的优质移液枪,同时搭配原厂吸头,还可通过改善操作人员技术来提高数据重现性。
以移液枪标称值上限进行操作
大多数移液枪的正常量程为标称容量的 10% 至 100%。
适当的吸头入液
微量移液枪的吸头入液深度应当为 1~2 mm,大容量移液枪(200~2 000 μL) 的吸头入液深度高达 6~10 mm。
提高吸液性能
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移液枪角度垂直、移液节奏一致、活塞操作迅速流畅。
提高分液性能
较为常用的一种分液技术是将吸头接触容器内壁的侧面。如果溶液温度为室温,则润洗吸头两到三次可在吸头内壁形成一层液膜。如果溶液温度低于4℃ 和高于 37℃,则应避免润洗吸头。
创造适合的环境条件
移液环境温度应保持稳定。移液的理想温度为 21.5℃±1℃,与校准的理想温度相同。
文章(文字)来源:丁香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