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管理 » 绿色食品 » 正文

土壤污染成食品工业绿色发展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30
核心提示: 天蓝、水净、土好、食品安全这些老百姓朴素的期盼,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得以体现。绿色发展的内容占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
    天蓝、水净、土好、食品安全——这些老百姓朴素的期盼,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得以体现。绿色发展的内容占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重要篇幅,公报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指导“十三五”发展的五大理念之一。食品工业如何实现绿色发展?有专家指出,要从农业源头入手,切实解决水及土壤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得到破解。
    发展瓶颈
    土壤污染问题
    成食品安全重大挑战
    目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2014年我国发布的建国以来第一个全国性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土壤侵蚀总面积达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全国土壤总的污染超标率达到16.1%。公报还显示,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耕地污染总体点位超标率高达19.4%,其中中度污染占1.8%,重度污染占1.1%。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姚一萍指出,我国耕地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过量使用化肥、塑料农膜等问题造成土壤污染加剧,亟须加强耕地质量保护。
    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曾表示:“土壤污染已严重威胁到老百姓的健康。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已到了立即处理、必须解决的地步。”
    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在对我国食品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报告中指出,未来,我国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全国有70%左右的城市不能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水体污染较为突出;土壤污染日益凸显。同时,随着对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源头,如土壤、水、空气等的污染问题也将日渐凸显。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副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强调,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我国食品采配基础还比较薄弱,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违禁添加剂滥用,假冒伪劣屡打不绝,环境因素导致的食品污染也日益加重。
    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告诉记者,“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农田约有1000万公顷,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率偏高,抗生素存在过量使用现象,农用地膜和塑料大棚的应用导致塑化剂残留问题严重。上述因素直接加剧了土地污染问题。
    刘昕特别指出,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重视。研究人员在养殖场粪便中发现了数量和浓度水平高得惊人的独特抗生素抗性基因,从粮食和蔬菜基地土壤中检测到抗生素含量超过兽药国际协调委员会提出的生态毒害效应触发值,从城市污水处理工厂出水及底泥中分离到数量庞大的耐药菌株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从许多蔬菜、肉、鱼、蛋、奶中检出含有大量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株和多种类的抗生素,从多条江河自然水体中检测出了微量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抗性基因能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在环境中传播和扩散,对养殖区域及其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并对公共健康、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政策支撑
    土壤污染防治法
    正在制定中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在土壤环境保护领域的第一部专门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在制定中。2014年以来,环境保护部连续发文,完善产业准入条件,严格环境执法,对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工矿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历史遗留的工矿污染及土壤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强集中式治污设施的环境监管,规范危险废物储存和处理设施运营,防止对周围土壤污染。
    据了解,2020年国家的相关计划目标要做到”一控、两减、三基本“,首先要控制水,二是要”两减“,2020年,我国的农药、化肥必须是零增长。三是”三基本“,即动物粪便基本得到利用,农业废弃物基本得到利用,人的粪便基本得到利用。
    目前,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农业部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将对污染耕地”家底“进行彻底清查,为修复治理提供依据;二是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启动重金属污染修复试点工作,加强耕地质量检测,实行耕地质量年度报告制。三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努力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四是配合国土资源部,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将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五是推进保护耕地的立法工作。
    破解之道
    尽快建立土壤污染
    长效监管机制
    如何根本治理土壤污染?刘昕建议,尽快建立土壤污染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控制滥用抗生素的长效机制,推动制订和完善兽药、渔药药物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把抗生素污染纳入国家环境监测目标范围。刘昕表示,国家要重视抗生素抗性基因这类新型环境污染物、抗生素替代产品和污染去除修复技术研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轻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抗生素在水环境和土壤中的去除以及修复技术研究,以有效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中鹤集团副总裁侯兴福则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农业标准的滞后和环境污染是根源之一。如果把解决食品安全仅局限在食品企业的工厂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侯兴福指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应从农业入手,而农业除了面临缺水的问题外,另一个问题是化肥、农药。我国化肥的使用量是全球的4倍,从而导致我国的土地目前只能吸收30%,70%全部进入地下污染水环境。他指出,农业废弃物是造成食品安全的又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农业生产方式不当,导致农业废弃物得不到合理、科学的利用。
    行动实践
    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助产业绿色发展
    有专家认为,唯有实现”粮改饲“及”种养结合模式“,将污染环境问题彻底根治,才能解决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农业方式的根本转变。那么,我国的农业龙头企业又是如何在”粮改饲“及”种养结合“模式上进行实践的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鹤集团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转变种植结构,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提供了条件。中鹤集团董事长王学军表示,用青贮玉米和小麦秸秆发展规模化肉羊、肉牛养殖,大幅提升了牛羊肉的生产能力、水平和产品质量。牛羊养殖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于粮食和果蔬种植,减少农业种植中农药、化肥等使用,实现农业循环生产和环境保护。这种生态养殖循环模式,不仅可以在大田种植中大量使用羊粪肥,进而减少化肥的用量,秸秆过腹还田又消灭了虫卵,从而减少了害虫,进而减少了农药的用量,改善了土质,保证了粮源清洁。从而形成了”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的绿色、低碳农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鹤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打造清洁粮源基地,通过”种加养“模式,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实现了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同时保障了”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
    食品产业要绿色发展,把控源头是关键。目前,正有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将行动付诸于实践。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在产品开发上首先注重农业源头控制。如其新开发的香葱脆饼,委托供应商对香葱原料进行订单管理模式。根据订单量的多少,对小香葱从种植到采收进行统一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料的品质。李锦记在薄盐醇味鲜酿造酱油产品的开发中,也对其原料基地从种植到采收进行统一管理。 
编辑:foodnews

 
分享:

食品伙伴网质量服务部为您提供专业的SC咨询指导、企业标准备案、供应商审核、FDA注册咨询、ISO9001、ISO22000、HACCP、有机食品认证等服务。
联系电话:0531-82360063
电话/微信:15269187106


HACCP联盟

食品质量管理
[ 网刊订阅 ]  [ 质量管理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质量管理
点击排行
收缩

在线咨询

  • 0531-82360063
  • 邮箱
  • 联系人
  • 联系人

     
     
    Processed in 1.389 second(s), 1026 queries, Memory 4.5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