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厂区能否确保阻止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例如:通过大门、翻墙、出入通道) |
是 |
1.安保人员对每个进出工厂大门人员进行胸牌识别,做好出入登记。 2.安保人员24小时队厂区进行不间断巡逻。 3.定期对安保工作进行考核 |
在夜晚或是光线不好的阴雨天对工厂的照明有影响 |
否 |
1.厂区道路照明设备保持完好,若有损坏及时维修。 2.车间内照明设备保持完好,若有损坏及时维修,并按规定照明。 |
员工通道及应急通道的各个们上锁问题 |
否 |
对车间的所有门及仓库、冷藏库上锁 |
3.1.2 锁、封条等装置能否确保在不经人看守的情况下(例如下班后、节假日)防止未经许可人员的进入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大门和外部通道 |
否 |
全天24小时值班(无节假日) |
窗户 |
否 |
由使用人员负责关闭上锁、保卫科负责检查 |
公司的车 |
否 |
由专责司机负责管理 |
3.1.3 工厂是否对进入工厂或暂停在工厂的人员或车辆进行食品防护程序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外来人员的身份及来厂目的,外来车辆来厂的目的 |
是 |
保卫科接到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厂许可通知后,进行身份证检查登记、车辆的车号及司机身份登记,并由相关负责人负责接送及陪同,由办公室负责记录。 |
3.2 内部安全
3.2.1 在企业内部是否有食品防护措施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所有受限区域(即:只有被授权的员工才能进入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 |
否 |
工厂车间、相关限制区域必须有明显的标识;未经相关负责人允许不得擅自进入,进入人员必须进行登记 |
参观者、客人和其他非雇佣人员(例如维修承包商、卡车司机等)被限制在非产品区域,是否除非有被授权员工的陪同才能进入其他区域 |
是 |
1.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的允许,员工不得擅自放行。 2.进入生产区域外来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并登记 3.外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不得拍照和携带物品进入 4.外来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由相关人员陪同 |
当地执法机构(包括消防部门)是否有工厂的布局图最新版本 |
否 |
提供工厂整体和各车间布局图;规定如有更改及时提供给相关机构 |
车间内的消毒剂、清洁剂存放场所 |
否 |
车间内的消毒剂、清洁剂存放在专门的场所,并由相关人员严格管理 |
对厕所、更衣室物柜、储存区域的检查已排除可疑包裹的程序 |
是 |
有保卫科组织人员定期检查规定造成隐患的区域 |
定期盘点潜在的危险性工器具(如刀具、剪子等)的数量 |
否 |
各车间生产工器具必须坚持每天盘点并统一回收保管 |
通风系统的构造方式是否能达到快速隔离受污染的区域或房间 |
是 |
黑豆加工车间排气扇区域需24小时值班巡视,通风和隔离设施必须完好,防止异物进入 |
工厂对电和火的安全控制 |
否 |
1.对工厂内部的电源以及用电设施进行标明上锁 2.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定是否有效 3.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及演练 |
3.3 加工安全
工厂的加工过程采用了那些食品防护程序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工厂的原料入口、加工车间、包装室及成品存放的区域管理 |
是 |
1.工厂不同时加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 2.不同区域的加工人员(如苏子叶清洗人员和苏子叶包装人员)有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区别 3.对每个加工车间进行大门隔离并标识区分 |
加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的卫生检查 |
否 |
1.加工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 2.由专门负责人对进入车间加工人员进行卫生检查(禁止化妆、佩戴首饰),洗手消毒程序 |
保持的记录能不能够便于向前向后追溯 |
否 |
按《产品科追溯性操作规程》执行 |
3.4 储存安全
3.4.1 工厂储存区域的食品防护措施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进出储存区域的人员和物品(包括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成品等) |
是 |
1.授权员工方可进入储存区域 2.建立出人库人员及物品登记台帐 3.及时对储存区域的门和窗户上锁 |
储存区域的卫生和货物存放检查 |
否 |
定期对储存区域的卫生和货物存放进行检查并记录 |
3.4.2 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如工业化学品、清洁用品、杀虫剂、消毒杀菌剂、消毒剂)的食品防护措施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如工业化学品、清洁用品、杀虫剂、消毒杀菌剂、消毒剂)的存取 |
是 |
1.设立毒有害物质、化学品专用仓库,由专职人员存取并做好相关记录 2.明确标识 3.对车间工具消毒做好领用台帐和消毒记录 |
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如有不符能否快速查出 |
否 |
由专职人员明确标示数量、成分、浓度、厂家、出厂日期等 |
对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的储存要求 |
否 |
按照相关标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
3.5 运输和接收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运送原料、成品或其他用于食品加工的材料车辆,在其装货或卸货时是否受到监控 |
是 |
1.公司自有的货车实行司机管理,对每次装货或卸货必须注明货物的数量、批次等 2.对外来车辆进行封闭式管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接近,由保卫科对外来车辆进行登记,未经授权的车辆禁止入厂 3.外来车辆司机必须有相关陪同人员方可在厂区活动 |
发运货物的检查 |
否 |
对每次发货的集装箱进行检查,核对集装箱箱号,装完货后由专责人员对集装箱上锁,并做发货记录 |
非工作时间的来货 |
否 |
在非工作时间达到的货物未经接货人的确认不准进厂验收 |
检查原辅料及其他用于食品加工的货物是否遭到了有无蓄意破坏和污染的痕迹 |
否 |
按《原辅料验收程序》执行,对每批货物都进行验收检验并记录 |
对退运产品的验收 |
否 |
执行产品溯源代码的追溯 |
3.6 水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生产加工用水的定期检测 |
否 |
工厂对生产加工用水做一年两次的水质检测,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水源地的管理(井水) |
是 |
建立全封闭的井水水房,由专人管理,禁止一切污染物接近 |
生产加工用水的管道检查 |
是 |
定期对用水管道进行检查、维护、维修,确保水的安全使用 |
3.7 人员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对所有的将要在敏感的操作线上工作的雇员(包括长期的和临时的)的背景调查 |
是 |
对关键岗位员工执行背景调查并记录 |
对所有的工厂员工的安全程序培训 |
否 |
由公司食品安全防护小组组织并对工厂员工进行培训(每月一次)、考核 |
厂区内识别所有员工、参观者、承包商(建筑工人、维修人员、外来司机) |
否 |
对不同的加工员工穿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外来人员佩戴标示卡 |
员工的个人存物柜 |
否 |
由专责人员检查记录 |
对访问人员的进出区域、携带物品等进行检查 |
否 |
对外访人员由接领人负责接待,携带物品由专责人员保管,禁止拍照 |
与员工交流,听取意见 |
否 |
每周一开例会 |
3.8 信息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公司经营相关的数据及客户资料、成本报价、生产工艺、原料单价、库存、人事变动、策略调整等安全保管 |
否 |
1.设立知悉权限 2.电子文件加密保存、书面文件不置于公开场所且知悉内容不对无岗位人员、公司外人员传播 |
3.9 供应链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工厂加工使用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等的供货商 |
否 |
1.供货商的食品防护体系按公司要求建立 2.在协议单上加注:食品安全防护责任约定 |
3.10 实验室的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实验室的位置以及实验室的管理 |
是 |
1.实验室的位置与工厂的生产加工区域和物品存放区域有隔离 2.实验室建立专职人员负责,未经授权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 |
用于化验的各种试剂药品特别是有毒有害化合物的管理 |
否 |
由实验室专职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建立核销台账记录,对过期的药品处理符合食品防护要求 |
3.11 其他安全
评估内容 |
是否是薄弱环节 |
计划及控制措施 |
对建立溯源和召回制度 |
否 |
按产品可追溯性操作程序,对每批产品都标记有溯源代码,由生产科与办公室做好相关记录 |
姓名或组织 |
电话 |
工厂紧急联系人1: |
|
工厂紧急联系人2: |
|
派出所 |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
医院 |
|
|
|
日期 |
测试区域 |
结果 |
签名 |
纠正措施 |
纠正日期 |
签名 |
食品防护计划变更评审表
日期 |
变更原因 |
审核确认 |
食品防护月检查表 |
|||
序号 |
内容 |
正常 |
异常 |
1 |
围墙是否有损坏或人为破坏的痕迹 |
||
2 |
检查饮用水的管道有无遭到蓄意破坏 |
||
3 |
检查非饮用水的管道有无遭到蓄意破坏 |
||
4 |
车间的墙面、地面、窗户和照明设施有无损坏的痕迹 |
||
5 |
危险工具的盘点数量是否异常 |
||
6 |
工厂中安全/敏感区域的钥匙的盘点数量是否异常 |
||
7 |
收货月台检查原料、配料和成品货物有无蓄意破外的痕迹 |
||
8 |
储存设施(包括临时性的储存车辆)是否异常 |
||
9 |
有毒有害物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监控 |
||
10 |
成品库存清单与实际库存的一致性,是否有无理由的增加或减少 |
||
11 |
运输车辆检查 |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审核人员: 审核日期:
食品防护关键部位月检查表
是 |
否 |
N/A |
|
是否有指定的人员或小组来完成、管理和更新食品防护计划? |
|||
是否有适当的人员经过食品防护培训? |
|||
是否进行了定期食品防护演练? |
|||
食品防护计划是否进行定期审核(或在必要时进行修改)? |
|||
食品防护计划的细节是否保密? |
|||
是否定期检查并更新联系信息? |
|||
企业的其他人员是否已经开始联络这些有关的管理机构? |
|||
计划中是否包括针对产品污染威胁的反应程序? |
|||
计划中是否详细的写入了针对产品污染实际事件的反应程序? |
|||
计划中是否包括确保掺假的或潜在有害的产品在工厂中得到控制的程序? |
|||
是否鼓励员工汇报可能发生产品污染、陌生的或可疑的人员出现在工厂或食品防护系统的中断的现象? |
|||
计划中是否包括疏散程序? |
|||
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是否有仅允许授权人员进入工厂的程序? |
|||
工厂是否具有文件化的产品召回计划?这份计划应该经常更新,并且保证召回产品的隔离和恰当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