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标准融合了众多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精髓,是国际专家进行多次的整理、分析、讨论、修订与完善后形成的,以便各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竞争标准。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企业供应链全球一体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逐渐成为了众多国际、国内采购商选择、评定、考核合格供货商的统一质量标准。
如何让企业的质量管理完全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直接效益,促使这套公认的先进管理模式的落地与实施,最关键的是需要我们各层次的企业管理者保持足够耐心,至少要坚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才能推动公司整体的质量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享受到质量带来的福利。
一、培养体系工作跟每个人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理念
体系通俗来讲,就是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又各司其职,将标准化思维、持续改进的思维运用于日常工作当中,确保工作目标达成,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么一说,体系工作是不是跟每个人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呢?
体系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要素就是活动或过程)。所有活动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管理(活动)并不是都能做到有序的连接在一起,相互关联、支持、目标一致,所以很多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并不顺畅,很难保障我们最终的管理效果。如果我们对体系没有正确的认知,也就是说大家不清楚体系要我们做什么,不知道体系的作用,不认可体系,或者是认知比较狭隘,体系就不会被重视,体系工作就很难开展,也就无法建立真正有效的体系。
体系工作不是做体系、做认证,体系隐藏在大家的日常工作中,是大家的事,需要我们从心底里接受它的管理模式,用体系的要求去规范大家正在干的工作,从而实现如产品质量稳定、食品安全有保障等各项管理目的。
二、质量不是单纯生产、检验、设计出来的,质量是系统管理的结果,系统也就是体系
产品质量所关联活动包括:采购、生产、设计、检验、交付、运输、培训等等,每项活动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分不开的,每一项活动对质量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不能说质量是哪个过程的结果,是对所有过程系统管理出来的。
事例1:设计管理
如:设计管理,表面上看与质量没啥关系,但是如果设计初始阶段考虑不全面,没有考虑产品的强酸或强碱性,或者说在耐酸、耐碱效果上没有特别关注或缺少提醒,就有可能导致后来在设备及配套设施选型时有所忽视,设备使用寿命就难以保障,新项目就有可能出现明显的跑冒滴漏现象,直接影响车间的生产环境,就会影响产品质量。
事例2:培训管理
如:培训管理,感觉与质量关系也不大,但是如果每个岗位培训不到位,或者说没有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操作者本人就有可能不知道每步操作的关键点、重要性和意义,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错误操作或过度操作,甚至会出现在执行过程中因不能灵活把握要求或因体系规定不合理而产生抵触抗拒的心理,就会影响到工作质量,此岗如果是质量关键点岗位呢?对质量的影响后果就可想而知了,如烘干段的调盘岗,转速表有的指示转速多少转/分,有的是多少赫兹,两者之间大致怎么转换操作者根本说不清楚,相当于看表的不认识表。
综上所述,这两项管理做得好就是对质量有贡献,做得不好就会带来质量隐患,它们也都是质量保障的过程之一或支持过程之一,当然其他管理活动的结果同样也是如此,往往有些管理活动不是由哪个或哪几部门单独管理好的,只有对这些活动进行系统性管理,让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建立全局观念,才能知道自己在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才能意识到自己工作对他人、对系统的影响,从而改变原来不好的管理习惯,让每一项管理更规范,让每项工作有质量,组成我们的质量系统,最终达到保障产品质量的目的,实现质量的可靠与稳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每项管理活动制定合理的目标或指标,建立起目标考核体系,科学考核
在每个职能、层次上、对每项活动或者说每个过程设立合理的目标,根据所设目标的考核周期,定期实施科学考核,会对每项管理活动起到一个很好的指挥棒作用。
很多工厂对生产、经营指标很重视,抓得很紧,但是对管理活动、过程的目标指标不去制定或定而不考,或者即使考核了也不会像生产、经营目标那样对被考核人兑现相应的奖惩,时间一长,缺少目标一致性在管理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职能部门间的关联、支持活动就没有目标约束或无法达成目标一致,就会造成扯皮、推诿、质量与我无关的不良影响。
这要求我们管理者要围绕公司目标、结合工作特点针对性分解制定自己管理层次的目标,做到每人有目标,每项工作有目标(目标值的设定要尽可能量化,方便考核),从而汇集成一个有效的目标考核体系来引导、促进管理上的进步。
“对相关职能和层次、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设定质量目标”是标准的原文,也是体系标准要求的一部分。
四、领导重视
领导层的重视也是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起始点和关键点。领导层特别是一把手,要认真学习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主体内容,要知道体系的关键点和核心在哪儿。质量体系的要求就是识别出所有与质量相关的管理活动,把每项管理工作管好,要知道自己作为资源提供者、决策者的角色责任。体系提出了内审、管理评审的要求,它是对我们所做工作好坏的内部评价,是管理的一面镜子。
事例:
华为公司在初期管理并不出色,内部管理也不是很规范,到90年代末期还是如此。后来,引入IBM的管理流程,刚开始这套先进的管理模式也是“水土不服”,但由于任正非的高度重视,强制对所有业务活动、过程管理按引入的模式直接套用,行不行的先照着做,实行由僵化-固化-优化的过渡政策,正是由于关键时刻高层领导的坚持,才扭转这套先进模式运行不畅的局面,才有了现在华为的卓越管理成效。
由此可见,我们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待每项工作、对待有些陌生的体系管理要求也要有这样的决心,严格要求不放松,管理上遇到弯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重视、理解,才能把弯扭过来,就会让我们往后的管理流程更顺畅,管理质量就会更上一层楼。
五、在各公司内部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考核机制,做好打长久战的心理准备
任何一个新管理系统或体系的引入,初期一定要有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同步存在,否则再先进的管理系统必将夭折,质量管理体系也不例外,因为它里面有多个管理要求对我们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属管理空缺,如何确保先进体系的要求(特别对有些工作来说是新增的要求)能真正与企业的日常工作融合,因为我们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老的、不良的管理习惯,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才能实现新老管理模式、方法的更替,把适合我们的新方法转变成为各部门、各岗位开展日常工作的依据或标准,必须有个相应的考核激励(奖惩)机制存在,优秀的部门给予表扬激励,没有实施或在实施方面存在拖延的部门给予惩罚,激发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否则一段时间后,再优秀的部门也会逐渐失去往下干的信心,被落后的部门拉下水。我们只有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这个新生事物才能逐步融入我们管理的大家庭,发挥出它的作用。
质量作为我们每个工厂存在的基础,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是我们对客户的承诺,更是我们企业的永恒话题。除了始终如一的重视、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之外,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所有与质量关联的管理活动、管理工作按ISO9001标准这个先进的模式管理好、管到位、管出质量。质量离不开系统的管理,这就是体系管理,体系管理就在我们身边,它隐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日常管理中,不是靠某个人的单打独斗,或一部分人的“只争朝夕”,不只是你我的事,而是大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