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过程名称 |
过程责任部门或人 |
风险识别 |
|||
风险模式 |
风险影响(判定严重性) |
风险发生因素(判定可能性) |
现有应对措施(若已有措施请注明) |
|||
1 |
M1 风险和机遇识别及评价 |
总务部 |
没有进行风险识别 |
不能有效防范风险,可能影响公司战略的实现 |
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进行风险识别 |
无 |
2 |
风险识别不够有效 |
公司战略分解不科学,体系没有体现支持战略实现的措施 |
||||
3 |
对需要风险规避的没有规避 |
没有规定风险等级评价原则,造成风险判定有偏差 |
||||
4 |
M2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 |
总务部 |
没有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
不能有效防范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没有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要求执行 |
严格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要求执行 |
5 |
环境因素未识别齐全 |
|||||
6 |
环境因素评价缺失 |
|||||
7 |
M3 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 |
总务部 |
法律法规收集不全 |
违反法律法规要求,被追究法律责任 |
公司运营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理解欠缺 |
严格按《环境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
8 |
法律法规未及时更新 |
未及时检索 |
||||
9 |
不能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
公司运营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理解欠缺 |
每年执行合规性评价时广泛通过网络、环保部门以及国际适用标准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 |
|||
10 |
M4 内部审核 |
总务部 |
审核不够全面 |
得出充分性的结论不合格 |
内审覆盖部门不全、要素不全 |
集团公司有专门负责体系管理专业性强的同事,请他们(或国家注册审核员)帮忙完成内审 |
11 |
审核结果不能够反馈真实的运行绩效 |
掩盖潜在的不合格,丧失改善的机会 |
内部审核员审核自己的工作 |
|||
12 |
内审不符合项整改没有有效进行 |
管理体系不能得到持续提升 |
没有制定明确的改善计划 |
|||
13 |
M5 管理评审 |
总务部 |
没有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
不能对体系进行持续改善 |
没有对管理评审进行策划 |
管理评审前一定要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核对标准,确保评审项目无遗漏 |
14 |
没有留下体系运行的记录,造成评价失据 |
通过制定明确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确保执行和监督 |
||||
15 |
管理评审输出要求执行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
影响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
没有制定明确的改善计划 |
管理评审后,对评审输出要求制定明确的改善计划 |
||
16 |
M6 目标管理 |
总务部 |
目标未分解不充分 |
未能确保各责任人对目标清晰的理解 |
对目标管理的理解欠缺 |
确定公司级目标后再层层分解到各责任部门或层级,建立公司目标管理系统图 |
17 |
未达标目标未检讨、分析及改进 |
目标对管理的促进作用减弱 |
目标管理人员管控未到位 |
每季度目标检讨时对于未达标目标制定分析改善计划,由总务部跟进 |
||
18 |
M7 持续改进管理 |
总务部 |
对识别出需要改进的不合格项没有进行有效整改 |
影响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
缺乏原因分析的方法 |
对来料检验、过程及成品检验、顾客投诉和顾客满意度调查产生不合格的数据统计分析出来的焦点问题采用《纠正实施行动要求书》来跟进关闭 |
19 |
缺少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技能 |
|||||
20 |
责任不清,意识不强 |
|||||
21 |
M8 顾客及相关方满意度管理 |
营销部 |
客户不满意 |
客户流失 |
服务人员服务不到位 |
严格按《客户服务控制程序》执行,培训提升客服人员服务水平 |
22 |
C1 合同及订单管理 |
财务部/营销部 |
价格高不被客户接受 |
损失订单 |
销售人员的不稳定无法对产品价格准确及变动情况把握市场行情 |
公司的战略集中做好集团销售,只为集团品牌产品代工,体团有专业销售团队,价格有公司总经理和集团销售之间确定。 |
23 |
报价低,低于成本价 |
造成经营亏损 |
销售人员的不稳定无法对产品价格准确及变动情况把握市场行情 |
公司的战略集中做好集团销售,只为集团品牌产品代工,体团有专业销售团队,价格有公司总经理和集团销售之间确定。 |
||
24 |
不了解产品成本构成的详细情况 |
制定产品成本构成表,报价时参考 |
||||
25 |
订单未经评审直接交付生产或服务 |
达不成质量要求 |
质量控制方法与质量要求不对应 |
按《计划控制程序》进行质量要求评审 |
||
26 |
达不成利润要求 |
没有对合同或订单报价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或迫于客户压力无原则压价 |
原材料和销售价由总经理批准方可执行 |
|||
27 |
达不成交期要求 |
没有对客户要求的交期与公司实际的生产或服务能力、及现有的生产或服务负荷情况进行分析 |
按《计划控制程序》进行交期要求评审,同时建立目标管控 |
|||
28 |
C2 设计开发 |
工程部 |
研发进度不符合交期要求 |
影响在客户心中印象 |
计划性不够 |
严格按照《设计开发过程控制程序》文件执行,新产品开发立项由总经理批准 |
29 |
贻误市场先导地位 |
产品上市速度慢,客户选择技术水平更好的公司进行商业合作 |
||||
30 |
研发成果未完成符合既定的目标;或符合既定目标但无法商业化 |
不能顺利投入市场 |
现有技术实力不足 |
|||
31 |
C3 变更管理 |
工程部 |
变更后配套文件未作出相应修改 |
变更要求无法在后续的管理过程得到执行 |
没有对应作出修正的文件提出明确要求 |
严格按照《设计开发过程控制程序》文件执行 |
32 |
变更后要求无法执行 |
工作或问题责任无法落实 |
没有对变更后的要求进行验证 |
|||
33 |
C4 生产计划 |
生产部 |
存货周转天数过长 |
超期库存增加 |
计划制订不合理 |
《计划控制程序》 |
34 |
不能按时完成订单 |
影响产品交付 |
||||
35 |
C5 产品制造 |
生产部 |
一检合格率偏低 |
不能按期交货 |
现场管理不规范 |
加强现场5S核查力度 |
36 |
损耗高 |
成本增加 |
||||
37 |
C6 产品交付 |
财务部 |
未能按期交付产品 |
客户流失 |
未能按期生产 |
通过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管控 |
38 |
||||||
39 |
C7 顾客反馈及服务管理 |
财务部/营销部 |
客户投诉 |
退货 |
产品质量及服务未达要求 |
严格按照《客户服务程序》执行,并纳入目标考核 |
40 |
退款 |
服务让客户失去对本司的信心 |
||||
41 |
S1 文件及记录控制 |
总务部 |
应受控的文件信息,失控 |
管理某一个环节不符合要求,造成工作衔接不畅 |
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引失控 |
按《文件记录表格的控制程序》严格控制文件 |
42 |
产品报废、重工,产生财务上的损失 |
作业指引失控 |
按过程思路指导编写文件 |
|||
43 |
正常受控的文件信息缺乏适宜性、充分性 |
有的工作无据可依 |
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标准 |
为所有识别的过程建立工作标准 |
||
44 |
有的文件信息没有工作支持(空洞) |
编写文件时脱离实际 |
按《文件记录表格的控制程序》 |
|||
45 |
记录缺失 |
需要证实的工作缺少证据 |
不按要求做好记录或记录保管失档 |
按《文件记录表格的控制程序》、相关作业指引、标准严格执行记录 |
||
46 |
需要追溯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
不按要求做好记录或记录保管失档 |
||||
47 |
质量数据分析不能正常进行 |
不按要求做好记录或记录保管失档 |
||||
48 |
S2 知识管理 |
总务部 |
知识点范围介定不全 |
知识无法沉淀和引用 |
因经验不足出现的质量问题反复发生 |
《文件记录表格的控制程序》 |
49 |
人员流动导致知识流失 |
|||||
50 |
S3 培训与意识管理 |
总务部 |
培训未达到原策划要求 |
员工不能按岗位要求操作 |
培训教材质量不高 |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
51 |
培训老师讲课水平不佳 |
|||||
52 |
员工接受培训意愿不强 |
|||||
53 |
S4 采购及供应商管理 |
财务部 |
供应商不能保证交期 |
造成成品或服务的延期 |
没有按程序要求筛选或考核供应商 |
《采购控制程序》,原材料和销售价由总经理批准方可执行 |
54 |
S5 来料检验 |
工程部 |
来料不合格未检出 |
后续无法生产 |
未按要求进行检验 |
《品质计划控制程序》 |
55 |
S6 过程及成品检验 |
工程部 |
不合格产品流到下工序 |
后续无法生产 |
未按要求进行检验 |
|
56 |
客户投诉 |
|||||
57 |
S7 不合格品管理 |
工程部 |
不合格品流出 |
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 |
不合格品标识不清 |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
58 |
质量成本增加 |
误测 |
《品质计划控制程序》 |
|||
59 |
S8 仓库管理 |
财务部 |
帐实不符 |
影响生产 |
系统帐目未及时维护 |
《货物存储管理规定》 |
60 |
成品出错货 |
客户流失 |
未按装箱单配货 |
|||
61 |
S9 顾客财产管理 |
财务部 |
帐实不符 |
客户不满意 |
未严格按制度执行 |
《货物存储管理规定》 |
62 |
S10 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 |
财务部/生产部/工程部 |
标识错不可追溯 |
无法追溯检讨 |
标识未按规范执行 |
《产品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
63 |
S11 设备管理 |
工程部 |
发生安全事故 |
影响生产 |
未按期保养 |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
64 |
频率发生故障 |
|||||
65 |
S12计量器具管理 |
工程部 |
检测设备超期未校 |
检测结果不准确 |
管理不善造成遗漏校验 |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
66 |
S13 信息交流 |
总务部 |
信息传递不正确 |
影响信息要求的符合性 |
信息传递通道不明确 |
梳理信息源及传递要求,更新《信息交流程序》 |
67 |
信息传递不及时 |
|||||
68 |
S14 污染物排放(废气、噪声)管理 |
总务部 |
超标排放 |
违反法律法规要求,被追究法律责任 |
日常管理未到位 |
《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 |
69 |
S15 危废管理 |
总务部 |
危废当作一般垃圾处理 |
违反法律法规要求,被追究法律责任 |
日常管理未到位 |
《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 |
70 |
S16 化学品管理 |
总务部 |
泄漏 |
违反法律法规要求,被追究法律责任 |
日常管理未到位 |
《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 |
71 |
火灾 |
|||||
72 |
S17 环境监测 |
总务部 |
未按期监测 |
污染物排放超标 |
日常管理未到位 |
|
73 |
S18 应急准备和响应 |
总务部 |
化学品泄漏 |
违反法律法规要求,被追究法律责任 |
日常管理未到位 |
《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 |
74 |
火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