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来自北京市优质农产品产销服务站的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范围内经认证获得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蔬菜、粮经、食用菌、草莓)产地认定的生产基地有657家,认证的产品2457个,总产量71.33万吨,占全市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总量的31.2%。
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蔬菜、粮经、食用菌、草莓)属于无公害农产品范畴,是无公害农产品家族的一部分。具体地讲,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应具备以下内涵:
1、全程质量控制的管理理念。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并通过认证来实现对质量安全的管理。认证的过程不是对生产的某个环节、或某个技术、或某个方面的认可,而是对生产全过程的合格评定,包括种植环境、周边环境质量状况、灌溉水、投入品质量及使用、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
2、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认证是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进行合格评定的过程。也就是说,标准和规范覆盖了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操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产地环境、生产操作、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都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可追根溯源。获得认证的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颁发的认证证书和允许使用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都带有这个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既可防伪又能追根溯源,既能维护生产者权益也能保护消费者利益。
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应具备的条件,有三个:
1、首先是产地环境。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产地要集中连片,具有一定的规模,产地区域范围要明确,种植的产品种类要相对稳定;产地区域范围内、灌溉水大环境、产地上风向均没有对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另外,还应尽量避开公路主干线。与此同时,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水质以及大气环境质量等均要符合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产地环境相关标准的要求。
2、其次是生产过程。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地环境、植保、生产技术、收获以及初加工等一系列过程和控制技术。为此生产者要因地制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组织机构设置、产地环境控制、不同品种的种植技术(生产计划、栽培技术、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投入品管理(肥料、农药的采购、储存、使用)、采收与包装、运输与贮存、销售与初加工、生产记录填报与管理、人员管理等内容。
3、 最后是产品质量。无公害种植业农产品必须要经过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委托的农产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产品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