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包装储运技术 » 果蔬贮藏 » 正文

苍山蒜薹贮藏保鲜关键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10-15
    苍山蒜薹营养价值高,耐贮运,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苍山蒜薹最佳采收期只有1--2d,上市量大且集中,给运销带来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苍山县建起了以贮存保鲜蒜薹为主的恒温库300多座,储存量2亿多kg,从而延长了蒜薹供应期,可贮存至元旦、春节前后上市,提高了蒜薹的附加值,增加了当地收入。

    一、贮藏保鲜原理

    蒜薹收获后仍是活体,继续呼吸代谢,消耗体内养分,蒸发水分放出热量,随之不断衰老、腐败。一般采收后的蒜薹在常温(25--30℃)和正常大气环境(氧气:21%、二氧化碳:0.03%)下存放7d后便会失去商品价值。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蒜薹本身的呼吸代谢随温度的降低而减缓,同时低浓度氧气和高浓度二氧化碳也可以大大降低呼吸强度和营养成分消耗。这就是采用低温加气调保鲜袋贮藏保鲜蒜薹的原理。

    二、贮藏保鲜关键技术

    蒜薹贮藏应从蒜薹采收及收购起始,入库后要从温度、湿度、气体成分、防霉变4个方面进行控制管理。

    1.适时采收,及时入库预冷装袋上架。苍山蒜薹采收期5d左右,为保证贮藏质量,应尽量于最佳采收期采收,最佳采收期的形态标准为:薹苞发白、鼓苞,靠近叶鞘部分发黄,整个蒜薹呈大秤钩形。收购后选择粗细均匀,无病虫害及无剥、划割伤痕的蒜薹,注意防日晒雨淋,尽快运入预冷间加工整理,除去杂叶和薹裤,理顺薹条,然后用塑料绳按1kg左右在薹苞下3--5cm处扎把,松紧要适度,最好在36h内完成装袋上架程序。

    2.均衡控制温度、湿度。当贮藏环境温度达到蒜薹冰点时,保鲜效果最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冰温贮藏,蒜薹的冰点温度为-0.8--0℃(因其固形物含量而有微小差异)。

    实践中,蒜薹在温度高于-1℃时不会发生组织结冰,根据多年经验,推荐蒜薹库温冷藏指标为-1--0℃,在此范围内尽可能降低上限温度控制指标,以减小温差,使库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要求库内垂直温差、平面温差控制在1℃内,如果库内温差超1℃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调整。可通过常开风机均衡库温解决。目前库温管理主要问题是担心库温指标定的过高或过低,如低限指标达-0.5℃,上限温度高于0℃。

    库房湿度控制在80%--90%,如湿度不够要进行补湿,措施主要有地面撒水,挂湿帘或撒湿锯末等,同时湿度高也有利于库温稳定。管理中要纠正库内湿度不重要的观点,如果库房湿度低于80%,袋内外相对湿度差过大,易造成袋上层及硅窗处的蒜薹过度失水。一旦湿度不够,蒜薹1--2个月便表现出来。另外,如果库温波动较大或蒜薹预冷不好,会造成袋内结露,如已结露,需尽早解口,调气擦干。

    3.准确调节气体成分。选配高稳定性的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表,定期检查袋内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配合低温条件,在袋内造成气调贮藏的小环境。目前使用的贮藏袋为聚乙烯(聚氯乙烯更好)普通透湿袋(用于长期贮存)和聚氯乙烯透湿硅窗袋(用于短期贮藏如“国庆节”前)。

    普通袋气调指标:氧气为1%--3%;二氧化碳为9%--13%,其中二氧化碳是高限指标,氧气是低限指标。两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达标,就应人工开袋调气放风。目前一般袋装量都比较大,考虑到气调效应形成的时间较短,蒜薹处于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时间不长,二氧化碳气调指标应掌握在范围值的高限一侧(13%),氧气的指标应掌握在低限一侧(1%)。如果氧气浓度居高不下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非常慢,则可能是袋子破损或袋子扎口不紧,应尽快查明原因处理。

    硅窗袋的气调指标氧气为3%--5%;二氧化碳为5%--8%。从气调的有效性来看,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5%,氧气浓度不高于5%,都不会给贮藏带来大的影响,但如果硅窗袋普遍出现二氧化碳大于8%,氧气浓度小于3%就应采取调整措施。由于硅窗袋气调成分往往受到库房内空气状况的限制,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库房通风换气次数来补充氧气的消耗,这样袋内氧气浓度就会有所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也会有所下降。

    4.防霉处理。蒜薹贮藏期间,库房及袋内湿度大,给霉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为防止蒜薹霉变腐烂,必须在蒜薹入库预冷后,装袋前采用敌霉烟雾剂(蒜薹专用)进行薰蒸处理。具体方法:先将库房密闭,按库房容积每立方米用7--9g药,待蒜薹预冷到-0.8℃时,将烟雾剂均匀放置在库内中间通道上,叠放成堆,然后关闭风机,由里向外逐堆用暗火点燃,密闭库房4h以上,再开启风机,将蒜薹装袋扎口,进入正常管理。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553 second(s), 135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