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雏鹅药物中毒的综合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6
核心提示: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多用药、滥用药引起药物中毒,造成雏鹅伤亡的重要原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规模养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多用药、滥用药引起药物中毒,造成雏鹅伤亡的重要原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造成雏鹅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现代兽医观念,延用传统兽医观点:从幼雏开食起,就盲目不规范地连续采用诸如硝基呋喃类(痢特灵等)、抗霉形体抗生素类(泰乐菌素等)、抗细菌抗生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等)、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肠道易吸收的磺胺嘧啶等和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脒等)、抗真菌抗生素类(制霉菌素、克霉唑等)等药,引起急性或蓄积中毒死亡或致残。

鹅属草食水禽,它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对药物比较敏感,尤其是雏鹅更敏感(如对痢特灵十分敏感,最易中毒等)。特别是规模养鹅的时间不长,人们对鹅病的药物防治试验研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很不够,现在书本和报刊上介绍的资料很多是从养鸡和鸡病防治资料中推算出来的,只能供参考,不能不加思考地套用,否则,就容易引起中毒。

实践证明,鹅的育雏环境只要能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干燥,温度、湿度、光照、饲养密度适宜,大小强弱分群合理,定期消毒,通风换气良好,定时定量喂给新鲜干净的饲料和饮水,雏鹅就能健康成长,不易发生普通病和寄生虫病。至于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黏病毒病等传染病,采用药物治疗一般都无确切的疗效,只有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种鹅和雏鹅定期进行免疫,才能避免雏鹅发病,保证饲养安全。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164 second(s), 207 queries, Memory 1.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