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鹿肝片形吸虫病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7
核心提示:是鹿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成虫寄生在胆管中,引起急、慢性肝炎、胆管炎,严重损害动物健康。
    是鹿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成虫寄生在胆管中,引起急、慢性肝炎、胆管炎,严重损害动物健康。
 
    病原: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叶片状,长2-3厘米,宽0.5-1厘米,雌雄同体。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体外后,在15-30℃的环境下2-3周孵化出毛蚴。毛蚴在水中进入椎实螺体内经过胞蚴、雷蚴和尾蚴无性繁殖。尾蚴离开螺体在水草上形成囊蚴。囊蚴被鹿食入即可感染。
 
    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症状,严重时病鹿消瘦,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消化不良,黄疸,贫血,被毛粗乱,食欲不振,体况日渐恶化。
 
    诊断:实验室粪检可发现虫卵金黄色椭圆形,一端有卵盖,中间充满卵黄细胞。
 
    治疗:硫双二氯酚(别丁),每公斤体重60毫克一次口服,也可用四氯化碳每100公斤体重3-4毫升,肌肉注射。 
    预防: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改善水、草卫生。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525 second(s), 63 queries, Memory 1.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