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正文

春季仔猪日粮如何调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4-19
        由于仔猪的饲养是猪全养殖期饲养的基础,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养殖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进而影响到饲养场(户)的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了解该阶段仔猪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饲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适度规模条件下春季补栏仔猪各阶段饲养中的日粮调配要点作一探讨。

  仔猪从初生至70日龄
  根据其生理变化特点,大致可将其日粮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生至3日龄段;7-10日龄段;3周龄-70日龄段,其中又可将3周龄-70日龄段划分为3周龄-45日龄和45日龄-70日龄两个日粮段。随着日龄的变化,仔猪的生理结构也在不断完善,只有适合其生理变化和营养需求的日粮才能保证仔猪发挥最大生长性能。在调配仔猪各阶段日粮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初生至3日龄段
  此阶段的仔猪以母乳为主,但应特别注意对铁的补充。通常刚出生的仔猪每天需要7-15毫克铁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若铁供应不足将引起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由于母乳中含铁极少,刚出生的仔猪每天仅能从母乳中获得1.0-1.3毫克的铁,完全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在仔猪出生3-5天应特别注意及时补给外源性铁。补铁的方式一般为肌注100-200毫克铁制剂,目前常用的为右旋糖酐铁。由于此时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几乎不采食饲料,故采用饲料添加剂补铁效果较差。

  7-10日龄段
  随着仔猪不断生长,其营养需要也逐渐增加,通常2-3周龄后母乳就不能完全满足仔猪生长的营养需要,需采食饲料进行营养补充。为使仔猪消化道尽早适应日粮,耐受固体日粮刺激,产生免疫耐受力和减少断奶后腹泻,通常在仔猪出生后7天左右进行诱食。诱食料以焙炒的谷实粉料为主,其香味为仔猪喜食并利于消化。
  仔猪10天左右应逐步过渡到以全价乳猪料或代乳料为主,该阶段所用全价乳猪料应选用高品质饲料,一般要求乳猪料中粗蛋白水平以20%-22%较适宜,赖氨酸为1.25%-1.50%。采食量控制为总采食量的2/3,持续饲喂时间取决于仔猪体重大小和批次间变异。

  3周龄-70日龄
  3周龄左右的仔猪所获得的被动免疫处于最低水平,而自身产生的抗体水平也还很低,体内免疫球蛋白处于青黄不接阶段。这一阶段的仔猪最易患病。而目前为阻断疾病循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性能而在养猪生产中大力推广的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一般又要求仔猪在21-28日龄断奶,低下的免疫抵抗力和断奶应激等因素极大地增加了该阶段仔猪的生理负担,饲养管理不当易出现仔猪腹泻,严重时出现“僵猪”甚至死亡。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该阶段仔猪的日粮调配和饲养管理。
  1、日粮设计的原则:3周龄-70日龄的仔猪日粮调配应充分考虑该阶段仔猪的生理特点,尽量减少仔猪的营养应激。其日粮设计的原则是高消化率、高能、高氨基酸、低酸结合力、高品质和高适口性。
  由于该阶段仔猪消化道及其酶系统发育不健全,胃酸分泌量低,不能完全激活蛋白酶源,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极低。高蛋白水平日粮可诱发仔猪的过敏反应,还可导致仔猪节肠内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强,影响仔猪健康。降低此阶段日粮的蛋白水平可减轻肠道的过敏反应,减轻断奶后腹泻。一般而言,该阶段仔猪的适宜蛋白质水平就在18%左右,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并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调配日粮,日粮中赖氨酸水平前期(3周龄-45日龄)应达1.35%,后期(45日龄-70日龄)可降至1.15%,为避免该阶段断奶引起的应激,在日粮中添加易消化的脂肪而提高日粮能量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在日粮中可添加1%-2%的脂肪。
  2、日粮原料的选择:除母乳中的蛋白质外,其它蛋白都对仔猪具有抗原性,由于蛋白质是日粮主要抗原物质之一,在选择蛋白质原料时应考虑可消化性、氨基酸平衡、适口性及该蛋白质原料是否能提高仔猪的免疫力。用于该阶段仔猪日粮的原料应易于消化,应限制植物性蛋白的用量,大豆产品用量不超过20%,尽量避免使用不熟的豆粕、含单宁较多的高粱等原料。由于该阶段仔猪可较好地利用乳蛋白和高消化性动物蛋白质,在该阶段的日粮中可使用脱脂奶粉、乳精粉、喷雾干燥猪血浆粉等,其中喷雾干燥猪血浆粉被认为是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唯一的必需蛋白质原料。建议在选择该阶段蛋白原料时,前期可适当使用乳制品,后期则以豆粕、鱼粉为主。在此特别提醒:在调配该阶段仔猪日粮时,日粮的成本不应成为养殖场(户)主要的考虑因素,因为所消耗的乳制品或断奶日粮大约仅是猪养殖全期采食量的0.3%,但是它们大约决定了猪从断奶至屠宰期间生长速度的30%。
  3、酸化和加酶处理:由于该阶段的仔猪分泌盐酸的能力有限,加之该阶段仔猪的饮食已逐步由食母乳转变为以全价饲料为主并最终过渡到全部采食饲料,日粮中的豆粕、鱼粉和矿物质等的酸结合力高,很容易引起仔猪采食后胃内pH值上升,不利于蛋白质和其他养分的吸收,同时,过高的pH胃环境还利于有害菌群的生长,常引起仔猪腹泻。针对这一问题,可在该阶段仔猪日粮中加入1%-2%的酸化剂以降低胃内的pH值,可有效增强仔猪的消化能力,减少胃肠道中有害细菌的数量,减少腹泻和提高生产性能。在简单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使用有机酸的效果最好,常用的如:柠檬酸、延胡索酸等。复合酸化剂比单一酸化剂效果好而稳定,且用量小。在使用酸化剂时还应注意:酸化剂在仔猪4周龄前使用效果不明显,4-5周龄效果最好,6周龄以后效果减弱。
  3周龄-70日龄的仔猪,尤其是刚断奶后2周内的仔猪,由于胃肠道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再加上从采食易消化的母乳转为难消化的饲料,各种酶(胰脂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糜蛋白酶等)活性显著下降,导致仔猪消化不良,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此阶段可补充酶制剂以弥补胃肠道内源酶的不足,降解蛋白质抗营养因子(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凝血素),刺激内源酶的分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此外,外源蛋白酶还可通过营养物质的消化减少了大肠杆菌所利用的营养基质,可使大肠杆菌数减少、乳酸杆菌数增加,保证仔猪胃肠道内的有益菌群优势。
  近几年来,部分地方在该阶段仔猪日粮中使用一定量的膨化大豆,这不仅提高了日粮的有效能值,还能防止豆粕中抗胰蛋白因子和抗原性蛋白质诱发的仔猪下痢。
  4、其他措施:在调配该阶段仔猪日粮时,以下一些措施也值得养殖场(户)参考。(1)日粮中添加高铜(100-300毫克/千克·饲料)能促进内分泌,提高某些消化酶活性,还有缓解应激和抑制有害菌的作用;(2)日粮中添加高锌(2500-4000毫克/千克·饲料)可显著缓解仔猪断奶后腹泻,明显促进日增重;(3)日粮组成品种的多样化能明显提高日粮营养的互补性和适口性,促进消化,有助于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4)日粮湿喂(水料比2:1)对于断奶后体重较轻的仔猪提高采食量效果明显。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484 second(s), 121 queries, Memory 1.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