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提高种鹅繁殖力八项技术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5
核心提示:从目前养鹅生产来看,饲养种鹅普遍存在着种鹅群繁殖力较低的问题,即单位母鹅提供的仔鹅数量远远低于理论数值。因此,提高种鹅的繁殖力,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从目前养鹅生产来看,饲养种鹅普遍存在着种鹅群繁殖力较低的问题,即单位母鹅提供的仔鹅数量远远低于理论数值。因此,提高种鹅的繁殖力,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笔者根据工作中的实践和近年来各地养鹅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种鹅繁殖力的八项技术措施综述如下。
 
  一、选择优良种鹅鹅的品种较多,而且各品种鹅的繁殖性能差异较大,所以,选择优良的鹅种,是种鹅场实现高产高效的关键一步。选择种鹅除了考虑到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繁殖性能和适应性。当确定了品种之后,还要做好鹅群的选淘、留种工作。应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个体。对留种的公鹅,更要逐个进行检查,挑选体格健壮、精液品质好、无杂毛的公鹅留种。

二、加强后备鹅的培育后备鹅的培育是提高种鹅质量的重要环节。4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在舍饲条件下,要定时不限量地喂全价饲料,一般每日喂3-5次。从4月龄至产蛋配种之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养,增加粗料量,精料酌减,尤其要加强放牧、运动、吃足青料。这样既可提高其耐粗饲能力,增强体质,又可控制母鹅过早产蛋,以免影响日后的产蛋量和种鹅合格率。将公母鹅分开饲养,防止早熟公鹅过早配种,使公鹅发育不良,日后配种能力降低。在开产配种前15-20天,开始逐步增加精料给量。

三、优化鹅群结构合理的鹅群结构不但是组织生产的需要,也是提高繁殖力的需要。在生产中应及时地把过老的公母鹅淘汰掉,及时补充新的鹅群。一般母鹅的利用年限不超过3年,公鹅利用年限不超过4年。

四、繁殖季节采取科学补饲鹅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南方为10月份至翌年的5月份,此时牧草逐渐枯萎,青草严重不足,同时产蛋鹅对营养的需求量大、质量高,为了获得量多质优的种蛋,必须进行科学的补饲。其方法是:每天补饲4次,分别在上午7:00和11:00,下午的3:00和7:00进行,每只补饲精料200克,另加喂青草、菜叶0.5-1.0千克,酒糟、红苕或胡萝卜0.25千克左右,将精料、粗料拌匀喂给。

五、充分配种合理的性比例和繁殖群会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一般大型鹅种其公母比例为1:3-4,中型1:4-6,小型1:6-8.鹅属水禽,喜欢在水中嬉戏配种,水源充足的种鹅场应每天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提高种蛋的受精率。有些品种的公母鹅体格相差悬殊,自然交配困难,受精率低,此时可采用人工辅助的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是提高种鹅受精率一种最有效和最好的方法。

六、合理的光照采取科学合理的光照是提高种鹅产蛋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光照时间13-14小时,光照强度25勒克斯就可满足鹅产蛋、配种的需要。适时延长光照时间,可使鹅的产蛋期延长,可提高产蛋量,增加全年的种蛋量,有利于种蛋利用率的提高。

七、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产蛋种鹅的日粮配合,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的营养需求,每千克配合日粮含代谢能为10.3-10.7兆焦,粗蛋白16%-17%,钙磷比为2.5-3:1.配合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为主,同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实行自由饮水,自由放水。为提高种鹅的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应以全价配合饲料喂种鹅。据试验,采用配方(%):玉米63.5、豆粕15.1、芝麻饼7.0、麦麸5、菜籽饼1.3、石粉4.6、食盐0.3、鸡预混料1.5、磷酸氢钙1.7,组成的饲料饲喂种鹅,平均产蛋量、受精蛋、种蛋受精率分别比饲喂单一精料要高。

八、搞好疫病防治鹅群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鹅群的产蛋量、种蛋质量的好坏。
 
  患病的鹅群代谢紊乱,其产蛋量、配种能力及种蛋的孵化率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对本地区的常发疾病一定要进行疫苗接种或药物防治,尤其要注意日常鹅群的清洁工作,要做到每天打扫圈舍1-2次,每隔半个月用百毒杀等对鹅无害的消毒液对鹅舍及运动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在饲养上不能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在饲料中还应定期投放一些广谱抗菌药物。除此之外,应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出种鹅场,场内的工作人员进入鹅场前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疫病的发生。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0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