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种鸡饲养常见误区与应对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4  来源:中国禽病网
核心提示:在种鸡方面的饲养比商品鸡的都要更为严格,这样才能使种鸡适量开产,并且能较快迎来高峰产蛋期,现将种鸡饲养中的一些误区与解决
 

在种鸡方面的饲养比商品鸡的都要更为严格,这样才能使种鸡适量开产,并且能较快迎来高峰产蛋期,现将种鸡饲养中的一些误区与解决的方法介绍如下:

1、开产前限饲不当,如限饲过度则生殖系统的发育受影响,营养储备不足,开产后种鸡营养不良;限饲失控则易致种鸡过肥。

2、开产后如饲料量跟随不上产蛋率的变化或高峰料滞后。导致初产时过小蛋增多,产蛋率爬升慢、下降快,受精率也迅速下降。

3、种鸡群有时转群过迟,会因栏位不足,采食不均,影响鸡群均匀度;而当21周龄后转群时,还会因转群应激,降低体增重,使卵巢发育受阻。

饲养要点

科学实施这一过渡时期的饲养管理措施,以避免陷入饲养误区。

1、了解以前的饲养及发育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有准确的起点,正确制订此期的饲养管理计划,可较直观反映出饲养目标及实际生产情况。

2、后备鸡在18周龄前后需转群。

①首先要制订正确的鸡群周转计划,准备好接纳后备鸡的种鸡舍。

②因其自身的生理变化,故存在着不稳定性,而转群时易诱发严重的应激反应,在转群前应使用抗生素、多维等抗应激药物。

③鸡群上笼时可称重,再次按体重分大、中、小三群,分段装笼,分别饲养。

3、体重的控制。

①开产前因体成熟、生殖系统的发育和为繁殖期预储部分营养的需要,体增重幅度变大,常在110/只周(因品种而异)。如中前期的后备鸡限饲效果较好,体重处于标准下限,均匀度达85%以上,到20周龄时体重控制应趋于上限,则生产性能较好,可超过育种公司提供的某项生产指标;如开产后,各周产蛋率均可超3%―6%。因营养储备的需要,适当的脂肪积累固然重要,但因其积累能力极强,易致过肥,需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稍重”尺度,相当协调地控制体增重。此时鸡群在体重上存在的个体差异,如是因其自身骨架大小的关系,则不能一味地抑制超重鸡的增长幅度,也不能像催肥肉鸡一样地过速提高过轻鸡的生长速度,应遵从其自身发育的需要控制体重。如图表所示,偏离标准的实际体重,对应在标准体重中的周龄与18周龄相差的天数,便是提前或推迟达到目标体重的天数,各周龄与校正曲线的交点处,便是校正后新的体重标准。

②产蛋期体增重缓慢,并要保证其体重不减轻,这对于高峰期尤为重要。

4、饲料的调整。

①质的调整,鸡群进入预产期要更换成产蛋料:粗蛋白为16%―17%,代谢能2.752.8千卡/克,钙3%―3.2%,有效磷0.45%。另外,在环境温度变化时,鸡的采食量呈负相关改变,相关1%,则采食量平均相差0.5%,鸡每日所摄取的营养相应增减。具体表现在:夏季鸡采食量减少,此时的日粮营养浓度比其他季节要有所提高。

②量的调整,因要维持体增重的协调性,可在周末称重后,视其增重情况结合投料计划而确定投料量。如有分群,应按比例抽样分别称重,据此给予不同的投料量。实际给料时,稍提高较轻鸡的增料幅度,而较重鸡因其需料量较大,维持中等体重的增料幅度则达到适度控制体重的目的。一般开产前增料35//日,而刚开产时10//日以下,接近产蛋高峰则不超过5//日;当产蛋率日递增在2%以上时,达到40%即加喂高峰料,如产蛋率递增很快,因增料量需超10//日时,可分解为23次增料量。

5、光照管理。

依据光照对鸡的作用机制:光照强度达到3/平方米,光照时数在鸡对光敏感的时间区内时(即给光后1116h),则达到刺激脑垂体分泌激素,促进卵泡发育,提高产蛋量的需要。实际给予光照时,开放式鸡促进要根据当地当时的日照时间,确定补光时数,一般在开产前四周作第一次较大的调整,如日照不足才可补光1h,再逐周递增0.51h至产蛋高峰前1周达到1617h,以后保证不减少。

6、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①此期为满足种公鸡生殖系统快速发育和体增重的需要,增料量由原来每周速增2-3//日,增至5//日,直至使用前达到110克/只左右。此时仍需注意控制体重,使之在标准±10%范围内,防止其过于笨重肥胖。20周龄时也应更换成含约14%的低蛋白种公鸡料,代谢能则需2.85千卡/克。

②分别在转群和使用前采精时,进行第二、三次留种。

    值得注意的是:在36周龄以后生产性能有时下降过快,还应在以后减料,一般2-3/只,以防止种鸡积累过多脂肪而压迫生殖系统,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也可以每月注射一次青、链霉素,并在高峰期种鸡需要量最多时添加必要的复合多维、微量元素等添加剂,经饲养试验和实际生产证实,这都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和产蛋率,有助于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期和保持较高的受精率。
编辑:foodnews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55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9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