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控制肉鸡发炎过程的九点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9  来源:国际家禽
核心提示: 遵循发炎过程的预防策略有助于减少胴体降级,降低加工厂的胴体残次率。 发炎过程,又称蜂窝组织炎、大肠菌群蜂窝组织炎或传染
 
    遵循发炎过程的预防策略有助于减少胴体降级,降低加工厂的胴体残次率。
 
    发炎过程,又称蜂窝组织炎、大肠菌群蜂窝组织炎或传染过程。它是一种以弥漫性皮下蜂窝组织炎为特征的肉鸡疾病,随后会发生胸部、腿部和体腔发炎,发炎经常延伸到腹股沟区域。
 
    一般程度蜂窝组织炎的胴体必须通过进一步修剪,这使之成为胴体降级和加工厂残次的主要原因之一,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屠宰场,发炎导致的污染主要来自脚趾划伤的皮肤,随后被大肠杆菌感染。虽然其他类型的细菌也有从蜂窝组织炎的病变中分离到,但是大肠杆菌很明显与发炎过程的病变有联系,这也是这种疾病被称为大肠菌性蜂窝组织炎的原因。
 
蜂窝组织炎的预防和控制
 
    没有哪种神奇的方法能够避免肉鸡出现发炎或者蜂窝组织炎。这是由多个管理因素导致鸡群兴奋和抓伤。但是,仔细地处理这些管理细节可以帮助避免抓伤和避免发生病变。
 
    1、通过合理的清洁、空舍期和烘干垫料 
 
    空舍期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的几率就越小。但是,这个程序的成功取决于彻底的鸡舍清洗和消毒,因为从感染的鸡群里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在鸡舍里存活很长时间,影响后续鸡群的生产。
 
    将垫料推到鸡舍的中央,将整堆垫料进行堆肥对于降低大肠杆菌数量有帮助,只要产生的热量足够高。从病原降低的角度出发,目标是达到55℃,至少保持3~4天。重要的是,保持足够的时间让其“冷却”并将垫料干燥。
 
    2、养殖密度 
 
    一栋鸡舍内的养殖数量与发生皮肤抓破和发炎的情况有明显的相关性。
 
    有时,养殖密度是由鸡肉销售情况决定的,所以很多工厂在销售旺季经常出现更多的发炎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仅仅是由养殖密度导致的结果,而且是由于没有在鸡舍里为增加的肉鸡提供需要的设备所致。
 
    3、在第一周将光线调暗 
 
    当鸡只达到它们预期的7天体重的时候,建议将灯光强度调低到10勒克司来降低鸡群活动并降低应激。
 
    当灯光调暗后,鸡群就不能因为人员进入鸡舍而扎堆。光线的突然变强是养殖过程中的不良做法,因为强光线给鸡群带来了高水平的兴奋度和应激,导致皮肤刮伤。
 
    4、在鸡变大时,降低人员在鸡舍里走动的次数,并降低步速 
 
    在鸡舍里慢慢地走是为了降低鸡只的扎堆和过挤。
 
    在鸡舍快速地走动会对鸡只造成惊吓,使之互相扎堆,导致脚趾抓伤和皮肤损坏。
 
    在养殖周期的最后5天,应减少进入鸡舍走动的次数,且走的速度比以前更加轻慢。
 
    5、在鸡舍保持鸡的均匀分布 
 
    整栋鸡舍育雏能帮助减少发炎情况,因为鸡一般不会回到育雏区域。
 
    有些公司在进雏的时候设置隔栏,确保可以计算苗鸡数量,并使苗鸡在鸡舍里平均分布。
 
    分隔栏应该斜放,角度离墙约30度,避免在人员走动时导致鸡在墙角扎堆。
 
    6、通过维持合理的环境温度来避免扎堆和抓伤 
 
    鸡舍环境的质量对肉鸡的成绩和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对胴体质量也同样如此。
 
    整个鸡舍的温度合适和空气质量良好可以帮助控制湿气水平,并保持良好的垫料质量。
 
    在冬季保持鸡舍垫料适宜的温度温暖以及在夏天有合理的空气流通速度,对于避免扎堆和抓伤非常关键。
 
    7、避免限料或者饲料暂停 
 
    装满料盘的行为可能引起鸡群为了吃到饲料而争抢,导致扎堆和抓伤。
 
    8、抓鸡过程的合理设置 
 
    在抓鸡的时候,灯光应该调暗。抓鸡人员必须明白,整个抓鸡过程越平静, 应激越小,运输过程中致死的数字就会越小,工厂降级的肉品也越少。在夏天,抓鸡笼里的毛鸡数量一定要减少。
 
    9、皮肤完整性——补充维生素 E和锌 
 
    锌和维生素E对于维持和改进皮肤完整的重要性已经被证明。
 
    皮肤是针对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损坏是进入的主要通道,而且是蜂窝组织炎的主要原因。
 
    近期的研究表明,与饲喂无机硫化锌的肉鸡相比,饲喂复合型锌的肉鸡会降低皮肤撕坏和抓伤,导致蜂窝组织炎的发病率和严重性更低。
 
作者:Algis Martinez,博士、科宝公司兽医专家
 
编辑:foodnews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69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