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正文

中国白羽肉鸡自有品种的育种发展及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4  来源:国际畜牧网  作者:文杰
核心提示: 观察近几年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可以发现就其在世界发展的水平而言,鸡肉产量的增速仅仅次于猪肉,占到了肉类消费总产
 
    观察近几年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可以发现就其在世界发展的水平而言,鸡肉产量的增速仅仅次于猪肉,占到了肉类消费总产量的30%。

    一、鸡肉生产和消费

    相比猪肉产量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来说,鸡肉产量在其世界平均水平上正在赶超猪肉。而鸡肉产量在中国的发展是呈现一个缓慢上升的状态,它的上升空间是非常大的。

    二、肉鸡育种和选择历史

    过去60年,北美和西欧对鸡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胴体组成进行了系统的遗传选育。形成了今天的肉鸡品种。商用肉鸡品种的育成为家禽生产带来革命性变化。为全世界消费者带来了健康、营养和高效的动物产品。之后,集约化肉鸡生产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包括新型的经济体巴西、中国和印度。

    家鸡由7000~1000l0年前的亚洲丛林野鸡驯化而来。其驯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在19世纪家鸡驯化只是一种文化,人们关心的是鸡的羽毛而不是肉和蛋。而20世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自闭产蛋箱的发明(30年代)加速了家禽业的发展和进步。

    20世纪30年代前,鸡主要开展群体选择和无系谱记录的纯系的培育。主要选择的是产蛋性能。鸡肉是副产品。30~50年代,开始采用纯系杂交的方法提高鸡的成活率和繁殖性能。40年代系谱记录的使用可在下一代中剔除不理想性状、促进优异性状的选择,并保持遗传变异。60~80年代,主要选择易测量的性状,如产蛋量、孵化率、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等。当时的市场产品以带骨鸡肉和家庭消费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性状受到重视,如净膛重和脱骨胸肉重等。以Henderson(1948)法为基础的统计方法的发展。90年代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等的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等都在其育种发展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l世纪的家禽育种需要考虑产品品质和动物福利。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鸡基因组草图的绘制为研究控制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奠定了基础。鸡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基因测序的农业动物。

    现代肉鸡由三系、四系杂交,生产前主要是纯种生产。肉鸡的繁育体系由四级组成: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而全球化导致育种公司数量不断减少。

    三、肉鸡育种

    现代肉鸡育种约始于1945年。肉鸡育种的特点:群体大、繁殖快。应用了最先进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公司间独立开展育种工作。

    肉鸡育种目标:提高鸡只的产品产量、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品质。主要选择指标:受精率、孵化率、生长速度、体型、产蛋量、产肉量、饲料效率、蛋品质、肉品质、成活率等指标。

    早期的肉鸡业,对母鸡进行产蛋选择后,留下的兼用型杂交公鸡用于肉鸡生产。产肉性能远不及专用肉鸡品种。现在的肉鸡,父系来自科尼什,母系来自白洛克。通过系统配种产生杂种优势。

    肉鸡父系通常为显性白羽,主要选择生长速度、肉质性状和快羽性状;母系要求有较好的生长速度、孵化率及其产蛋性能。纯系是育种公司用不同的品种合成的。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育。特点在于生长速度遗传力高、易度量、对生产效益影响大,胸肉产量经济价值高等,均得到持续选育。但对其生长速度和胸肉的持续选育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会导致胫骨软骨发育异常、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等疾病发病率增高。

    1950~2000年肉鸡生长速度和胴体重提高了5倍和6倍。1957年~1976年、1976年~1991年、1991年~2001年,这3个时间阶段肉鸡生长速度的遗传进展分别达到了58克/年、73克/年、84克/年。

    过去10年中,将个体饲料效率和产量性状列入选育指标使遗传进展提高了1倍。对肉鸡生长、饲料利用率、体组成、繁殖、健康和福利性状的综合选择使其产肉性能每年提高2%~3%。

    2003年~2007年期间,美国肉鸡每年达到2.27千克体重天数减少0.74天,胸肉量提高0.5%,综合分析,每年的产肉性能改进超过3%。

    四、我国白羽肉鸡育种

    (一)艾维茵肉鸡育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中国、美国、泰国三国合资建立的北京家禽育种公司,从美国引进艾维茵纯系,开始了我国白羽肉鸡本土育种工作。到2001年艾维茵肉鸡已经占有国内市场的54%以上,本土育种获得巨大成功。

    2004年后受“非典”、禽流感等影响,我国持续两年多肉鸡市场滑坡,公司经营出现了危机,本土育种落人低谷。

    (二)光明1号肉鸡育种

    由广东新广牧公司推进.到2016年已经选育四个世代。主要为三系配套,母系父母为显性白羽矮小型。长速偏慢,饲料利用率和成活率有优势。在其育种过程里需要注意矮小鸡配套的问题。

    (三)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肉鸡新品种40个以上.其中自羽快长型肉鸡2~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市场占有率超过20%。商品鸡42日龄体重2.8千克以上.料重比1.70:1之下,成活率达95%以上。其综合指标要有一项以上优于进口品种。

编辑:foodnews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4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