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盲目使用杀虫药、消毒药有可能反而加速杂交鳢死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27  来源:水产前沿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和产量的提高以及水质的变差,养殖杂交鳢陆续出现一些暴发性死亡的病例。经实验室PCR诊断病原为弹状病毒。
 
    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和产量的提高以及水质的变差,养殖杂交鳢陆续出现一些暴发性死亡的病例。经实验室PCR诊断病原为弹状病毒。9月正值杂交鳢生长高峰期,投饵量大水体污染加重,加之天气剧烈变化带来的应激,易导致此疾病的暴发。
 
    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argus♂ )是以斑鳢(Channa maculata ) 为母本,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珠三角地区俗称“生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成活率高、耐运输、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优点。由于杂交鳢的养殖经济效益明显,在全国范围内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尤其是中山市和佛山市的顺德区、南海区,但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和产量的提高以及水质的变差,陆续出现了一些暴发性死亡的病例。9月广东佛山一池塘养殖的杂交鳢出现暴发性死亡,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关诊断,并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养殖池塘基本情况
 
    养殖池塘水面5亩,水深1.3米,塘中有2台1.5kW增氧机。塘中有规格0.8kg左右的生鱼5万尾,鳙鱼300尾,鲫鱼2000尾。
 
二、发病鱼的临床症状
 
    发病池塘水温29℃,暴发疾病的鱼的规格为0.8kg左右,发病第1天死亡十几尾,第二天死亡100多尾,第三天死亡1000多尾,累计死亡率约30%。患病鱼主要症状为体色发黑,但无溃疡,部分鱼胸鳍出血,停止摄食,濒死病鱼在水面窜游,有些做翻转游动,停靠池塘边不久便会死亡。解剖发现病鱼鳃无明显病变,无腹水,肝脏严重肿大、出血,脾脏肿大、出血,肾脏肿大,鳔呈弥散型严重出血,肠道内无食物、有充血症状。
 
三、实验室诊断
 
    通过对病鱼的鳃镜检,未发现寄生虫。从患病鱼的肝脏、脾脏和肾脏中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28℃ 48小时培养,未见菌落长出。取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组织,匀浆并反复冻融处理后,经实验室建立的弹状病毒的PCR检测方法检测,所取病鱼的组织均能扩增出与预期目的片段(372bp)大小相符的目的片段,目的片段经测序比对为弹状病毒的基因序列,由此确定养殖杂交鳢是由弹状病毒引起的暴发性疾病。
 
四、治疗
 
    对于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治疗时,以改善水质、底质环境和提高鱼体免疫力为主,具体措施为:增开增氧机,保持水中氧气充足,控制投喂量,外用“速解安”(主要成分:有机水体净化剂)和“激活”(主要成分:天然植物多糖、免疫调节剂),晚上用“底居安”(主要成分:(CH2OH)4P)2SO4、增效剂)、“底加氧”(主要成分:增氧解毒素),减少应激、防止缺氧,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控制细菌继发感染,药物使用3-4 天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小结
 
    通过对本病例分析,使用实验室建立的PCR 检测方法,确定养殖杂交鳢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是弹状病毒感染所致。在养殖过程中,有养殖户对杂交鳢暴发性疾病的病原认识不够清楚,盲目地使用杀虫药或消毒药,没有起到相应的控制作用,反而还有可能会增加死亡量。而笔者通过对患病鱼的疾病检测,6尾发病杂交鳢并没有检测到寄生虫,也没有分离到相应的病原菌,而通过PCR检测都检测到弹状病毒,结果可证明此一例杂交鳢暴发性死亡为弹状病毒引起。
 
    通过对发病池塘的水质、底质检测发现,池塘的水质较差,浑浊、老化,池塘多年未清淤,9月正值杂交鳢生长高峰期,投饵量大、排泄物多,容易造成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超标,同时,天气的剧烈变化导致鱼体处于应激状态,自身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暴发。
 
    鱼类疾病的防控需要“以防为主”,加强对水质、底质的调控管理,日常使用微生态制剂(EM 菌、芽孢菌等)进行水质调节,并常用一些底质改良剂改底,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同时,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充分使用增氧机增氧,保持水体溶氧的充足。此外,还可以内服保健产品(如多维和黄芪多糖等)增强鱼体免疫能力。
 
作者: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雷燕  张文文  肖洋
 
编辑:foodnews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71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