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过多年的市场走访,发现很多养殖户(多种养殖模式,如鱼虾混养、虾蟹混养、精养)走入一个“使用廉价饲料以节约养殖成本”的误区。他们主观认为,使用低质低价的饲料,饲料成本降低,养殖成本就少。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使用低质饲料,意味着营养均衡度欠缺,养殖周期加长,调水产品使用量加大,人工与电费成本也增加,如此一来,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
在最近几年的对虾养殖行业中,涌现出许多80后等青年一代,他们对高价高质的新鲜事物较易接受,且赚钱的概率比许多持有“使用廉价饲料以节约养殖成本”思想的老一辈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蓬勃发展,追求高密度、高产的比例迅速提高,养殖水体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池中过多的残余饲料、粪便等腐败、分解引起养殖水体恶化,使水中营养元素N、P等发生非正常变化并产生有害物质,引起对虾发病,甚至死亡,严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养殖的科学性越来越被重视,科学养殖关乎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与虾的遗传性及生理状况相关;外因源于环境,包括饲料、温度、溶氧以及种内和种间关系等。作为养殖户对虾内因的遗传性方面较难把握,但可以通过调整外因(特别是饲料)来改善虾的生理状况,促使对虾更高效、更健康的生长。
残余饲料和粪便是影响水质质量的关键物质,不同的残余饲料对水质影响不一样,残余饲料多,水质变化快,低质的饲料也能够加速水质变化。因此,水质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在于饲料选择和投喂。
一、对虾养殖水体变化的过程
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不断变化,根据养殖时间和水体变化情况,我们可将养殖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
1、对虾养殖前期
一般来说,从对虾放苗到长成4-5cm幼虾的这段时期,称为前期,一般早茬虾(生长水温为18-23℃)需要40-50天,中茬虾(生长水温为25-30℃)需要30-40天。在这一养殖时期,饲料投喂量少,对水质没有较大的污染,需要前期施放肥水宝来维持水色。水体藻类和细菌的关系是主要关系,藻类是决定因素。当虾苗生长到15-30天时(此阶段换水量相当少),水质问题也随之出现,当残余饲料和粪便累积够多,有益菌分解能力已经趋于饱和,一旦天气突变,藻类和有益菌的种群和数量与有害菌和有害藻就会失衡,水质会慢慢恶化,引发疾病,特别是肠炎、白便等。
2、对虾养殖中期
对虾从4-5厘米生长到9-10cm的这段时期,称为中期,一般需要时间40-50天。这个时期投喂量逐渐增大,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逐步加剧,水质因子也在迅速变化。对虾生长迅速,藻相、细菌种类更替,藻、菌互相影响,处于波动期。过量的投喂会导致对虾疾病发作,特别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空肠空胃等疾病。
3、对虾养殖后期
对虾从9-10cm生长到12-13cm的这段时期,称为后期,需要时间30-40天。这个时期投喂量非常大,亩产6000斤的1.7米水深高位池,按照1%的每日投饵量,每亩虾池每日需要接受60斤的饲料污染。这一时期的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氮污染严重,COD较大,活性磷和可溶性糖以及维生素含量低,悬浮物(死藻、菌团,残余饲料、粪便)、色素物质增加,最终导致氨氮和亚硝酸盐非常高,对虾生长缓慢,养殖周期变长。
二、养殖水体水质变化原因及分析
残余饲料、对虾粪便以及藻类和对虾死亡的残体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源。在水体藻类稳定、对虾健康的情况下,饲料是水质污染的罪魁祸首。因为残余饲料和粪便含有大量的未被吸收的蛋白质,进入水体后会被细菌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溶于水中,进而污染养殖水体。
饲料对水质因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pH值下降,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水质与饲料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1)配合饲料中含有粉末过多或投喂过量,残余饲料蛋白质在细菌帮助下被大量分解,细菌耗氧而使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氨氮增高,水质变化。
(2)部分配方师为降低饲料成本,选用低质低价的蛋白原,同时,为了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在配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饲料中加入某些药物及防霉剂,致使对虾吸收营养严重受阻,未被充分消化吸收的饲料变成粪便进入水体,如不及时清除,将溶解在水中,进而导致水质恶化。
三、饲料调控关键点
1、选价优质好的蛋白原料
选用一些价优质好的蛋白原料制造成适合对虾健康生长的饲料,促使营养素被充分吸收,减少粪便中含氮有机物的排出。在2001年,Michele A.Burford 和Kevin C.Williams研究发现,对虾摄食的饲料中85%的N被同化,15%的N通过粪便排放。但是,粪便中只有5%的N以氨氮形式直接排放,其他的8%为可溶性初级胺(dissolved primary amines,DPA),26%为尿素,61%为其他可溶性有机氮,这些组分可被水中微生物利用。如果某种饲料选用的优质蛋白原,能够提高N的吸收,降低N的排放,水质污染则能减少很多。
2、添加适合的微生物制剂
饲料中添加真正适合对虾肠道定植的微生物制剂,能够快速被消化吸收,减少污染。据朱学芝报道(2008),乳酸菌作为一种有益菌添加在饲料中,随饲料进入体内后可在机体定植,为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需从对虾体内摄取一定的营养,但其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的维生素、氨基酸、淀粉酶、纤维酶等多种物质,其中,这些酶可分解饲料中对虾本身难以分解利用的营养物质,协同寄主对饲料进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选择饲料中添加的微生物制剂类别时要谨慎,目前的市面上,不排除有某些厂家玩取“噱头”,随便添加几种微生物制剂称之为“生物发酵饲料”,殊不知,对虾摄食后,一些无法真正定植于肠道的微生物菌群随着粪便排出而进入水中,导致水中菌群失衡,同时水体理化指标突变,水质也被污染。
3、减少水中残余饲料
尽量少喂含粉率过多的饲料,同时控制投喂量,减少水中残余饲料。在范蠡提出的“八字精养法”中,饲料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水生动物摄食饲料时,少量多餐,生长速度能够显著加快。据陈南生研究发现(1992),对虾进食1h后约50%-70%的饲料被排空。因此,需控制对虾摄食的时间,建议水温为28℃时,养殖前期对虾摄食时间控制在2h内,养殖中期对虾摄食时间控制在1.5h内,养殖后期对虾摄食时间控制在1h内,防止过多残余饲料和粪便堆积于水中,造成水质污染。俗话说的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算是耐水性极好的饲料,经过对虾的反复摩擦,也会造成原料散失。一旦溶失的饲料沉积于底部,有害细菌就会滋生,经过大量的生理生化反应,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也随之增加,水质就会被污染。
四、对虾饲料研发方向
为减少养殖水体大量污染,必须尽量让对虾摄食的营养物质被充分消化吸收,减少营养成分的浪费和损失。寻找更加优质的原料,添加更好的活性物质,提高消化吸收率,促进对虾健康高效生长,这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根据笔者见解,有以下5点值得关注:
1、严格把关大宗原料
在大宗原料的选取上必须严格把关,如选择鱼粉时必须重视新鲜度,以提高适口性和饲料消化吸收率。不新鲜鱼粉的氨基酸破坏非常严重,特别是蛋氨酸和酪氨酸,一旦采用不新鲜的鱼粉,里面含有组胺(生物的敏感毒素)也很高,会对消化道产生强烈的刺激,可造成肠胃出血、糜烂等情况。
2、适当的发酵处理
对部分原料经过适当的发酵处理,可增加原料中未知营养因子和有益菌。比如,经发酵后的豆粕富含多种活性小肽,易消化,好吸收;无抗原,低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有毒物质,充分促进消化,减少肠炎病发生的概率,维护健康的胃肠道环境;同时,经发酵后的豆粕富含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等发酵菌种,彻底替换益生素,有效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建立;发酵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物质,可帮助维持对虾胃肠道酸性环境,进一步促进有益菌群平衡的建立。
3、添加中草药或提取物
添加保肝类的中草药或提取物,比如穿心莲、五倍子等,具有促进转肝作用。
在对虾养殖中,许多养殖户都关注一个问题,即前30天的转肝期是否顺利。因此,可在转肝期间所用的0#和1#料中添加一定保肝中草药,保护对虾肝胰腺和消化道等组织器官,增强虾体免疫力与抗应激能力,让对虾顺利度过转肝期。
4、寻求易吸收的粘合剂
现在的虾料生产中,大部分都使用α-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膨润土等粘合剂,哪种粘合剂效果最好,又便于吸收,生产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粘合性比较好,用量比例加大,会影响饲料营养素的摄取、消化吸收等,反之,粘合性比较好的物质用量减少,原料容易溶失在水中,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因此,我们需寻求易吸收的粘合剂,或者延长调质(调质是对颗粒饲料制粒前的粉状物料进行水热处理的一道加工工序,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颗粒饲料总体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为20%左右)时间,提高消化吸收,增加水体稳定性。
5、加强前期饲料开发
很多研究报告中指出,利用某种营养素对某种单胞藻类进行营养强化,只能提高某一种或两种营养素含量,如EPA、DHA或维生素等,营养单一,造成虾苗体质不稳定。此外,一般习惯用沙蚕等活饵料投喂种虾,但毕竟鲜活饵料可能携带某种未知病原菌进入虾体,造成所产的虾卵质量很差,继而影响到虾苗的健康状况。因此,应加强开发适合种虾的强化饲料,尽量优化对虾幼体等前期饲料,减少单胞藻、虾片和丰年虫的使用,确保健康虾苗。
就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虾料,并非完全不好,只是部分厂家为迎合市场需求,养殖户想要哪个级别的虾料就提供相应等级的饲料,最终导致养殖户的成功率非常低。问题关键在于,这些厂家的对象定位错了,养殖户需要的是一颗很好的饲料,需要能够帮助他们将虾养成功且实现盈利的饲料,对象是虾而非人。
作者:澳华集团研发中心 廖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