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白灵菇人为调控短育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30
核心提示:白灵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对温度极为敏感,其菌丝适应温度范围较宽,可在4℃~37℃的温度下生存,但其生长期温度以23℃~28℃为宜,菌丝后熟温度要求在5℃~30℃,出菇温度范围为0℃~25℃,但生长前期的菇蕾阶段温度以8℃~13℃为宜,后期幼菇生长温度以15℃为宜。从中不难看出,白灵菇子实体生长要求温度先低后高。
       一、白灵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对温度极为敏感,其菌丝适应温度范围较宽,可在4℃~37℃的温度下生存,但其生长期温度以23℃~28℃为宜,菌丝后熟温度要求在5℃~30℃,出菇温度范围为0℃~25℃,但生长前期的菇蕾阶段温度以8℃~13℃为宜,后期幼菇生长温度以15℃为宜。从中不难看出,白灵菇子实体生长要求温度先低后高。
 
  二、白灵菇的另一特点是菌丝生长需要相当长的后熟阶段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即白灵菇菌袋在发满菌丝后,不能像平菇那样直接出菇,必须要经过一个菌丝后熟期才能出菇。根据菌株特性不同,该阶段一般需60天左右,个别菌株甚至高达80天,生产安排上极不方便,大大延长了生产周期,相对降低了生产及经营效益。白灵菇人为调控短育优质高产技术,其核心就是通过人工调控白灵菇菌丝后熟期温度条件,达到缩短其后熟期、并顺利出菇的目的。基本做法:先将菌丝后熟期温度调至30℃,维持10天左右,使其菌丝充分发育,然后降低温度,在0℃~10℃的温度下维持15天左右,使菌丝在相对不适的条件下形成自我保护,从而加速其发育过程。一般菌株经过一个温控循环即可顺利转入生殖生长,个别菌株需要两个温控循环才能转入生殖生长。
 
  三、当菌袋色泽更加洁白、敲击时发出像敲击空心木的声响、手感硬度较高且弹性较强时,即可将其移出冷库,移入塑料大棚中。此时应尽量提高棚温、加大湿度,给予适量的强光刺激和较大的通风。移入塑料大棚7天左右,接种块处即出现微黄色菌液。此后应尽量降低温度,待其现蕾。一般该时段棚温应保持在15℃以下,覆盖好草苫,加强早晚的通风,同时加强地面浇水和空间喷水。仅需数天短时间15℃以下的低温,菇蕾可很快形成。
 
  四、一般每个出菇面可产生1~3个菇蕾,在其完成分化前进行疏蕾,只保留一个菇蕾。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12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