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药剂防治蔬菜病害的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2
核心提示:近年来,蔬菜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蔬菜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仍是关键性的问题,尤其是病害的防治。大部分菜农不能对蔬菜病害进行有效地诊断、合理地防治,蔬菜病害有时能造成20%以上的减产。
    近年来,蔬菜的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蔬菜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仍是关键性的问题,尤其是病害的防治。大部分菜农不能对蔬菜病害进行有效地诊断、合理地防治,蔬菜病害有时能造成20%以上的减产。为了防治病害菜农多使用化学农药,因而造成环境污染和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如果根据蔬菜病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适当措施不用药剂就可以防治一些病毒,减少减轻污染。
 
一、蔬菜发病原因
 
    根据蔬菜发病的原因,可以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又叫生理病害,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于非生物因子,如不良气候因素(温度、湿度,光照、风等),营养元素缺乏 (氮、磷、钾三要素和微量元素钙,镁、锌、铜、铁、硼、锰、钼等),环境污染,有毒物质,水、肥、农药使用不当(水害、肥害、药害等)等因素引起。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物侵染引起,可以相互传染,又叫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要有病原菌存在;第二,要有不良环境的影响;第三,寄主抗病能力弱。这三者又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根据蔬菜病害发生的原因,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不施用农药防治蔬菜病害,生产绿色蔬菜的目的。
 
二、蔬菜病害无药剂防治方法
 
    通过科学管理,改变蔬菜生长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蔬菜的病害防治完全可以达到不用药剂就可以防治的水平。无药防治蔬菜病害应根据以下方面进行操作:
 
    1.实行合理的轮作
 
    轮作是提高蔬菜产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同时影响着整个生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害的数量及组成,影响病害的危害程度,特别是对寄主专一(如黄瓜镰刀菌)或寄主种类较少的病害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合理的轮作,还可以改变温室内环境条件、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性质,不利于有些土传病害(如黄瓜枯萎病、黄瓜疫病、茄子黄萎病、冬瓜枯萎病等)的生存。
 
    2.选用优质、抗逆、无病种子
 
    各地要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津研系列、京研系列、长春密刺等。无病地区,应建立无病害留种田;对于发病地区可采用选用无病地留种,或从无病株上采种。
 
    3.培育无病壮苗
 
    育苗房要和生产棚或生产温室分开;选用新苗床的无病虫土或从未种过同种类蔬菜的无病土 (如大田土)育苗。在通风口上需要加上尼龙纱布,并采用双层门,隔绝外来的病原。采用非菜田土壤(如粮田土或河床土)育苗,播种前浇足底墒水,播种量不宜过大;子叶期要及时分苗;并适当放风、炼苗,控制幼苗徒长;如果苗床土壤湿度过大,可加强松土和施一些草木灰或干细土,可以降低土壤湿度。如发现病苗,应及时拔除,装入塑料袋内,带出苗床外(棚外)深埋或烧毁。
 
    4.嫁接栽培
 
    对不能实行轮作的保护地病害,如黄瓜的枯萎病、黄瓜疫病、茄子黄萎病等,嫁接栽培是防治保护地生产黄瓜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们可将黄瓜与黑籽南瓜、栽培茄子与野生水茄或赤茄、西瓜与葫芦进行嫁接。嫁接对解决蔬菜土传病害效果显著,还可提高抗寒性,对黄瓜来说用黑籽南瓜做砧木,以抗霜霉病、白粉病或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的黄瓜品种作接穗,进行嫁接。把嫁接苗栽到重病地里,能有效地防治枯萎病、疫病等病害,叶部病害也明显减轻,又获早熟高产。
 
    5.科学用肥
 
    要以有机肥为主,要用优质并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每 667平方米施7500kg,底肥要施足,瓜类、豆类、果菜类等结果蔬菜在结果期还要追施速效氮肥和喷磷酸二氢钾肥3—4次,可以提高产量。但不能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易招引种蝇、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危害,而且容易烧根,影响植株生长。同时,有机肥不能带病菌,否则施入地里,把病菌带进菜田,后患无穷。在追施化肥时,应增施磷肥、钾肥,磷肥可增加产量,钾肥可提高抗病力。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如缺钙番茄脐腐病易发生;缺锌蔬菜病毒病加重。
 
    6.控制湿度
 
    蔬菜离不开水,但浇水过多土壤湿度过大,苗病严重;如果缺水或者控水过量,菜苗容易发生花打顶;水分失调,番茄脐腐病往往易发生;大水漫灌,低洼处积水,造成黄瓜沤根死秧;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番茄,不科学浇水,造成湿度很大,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容易大发生、流行。浇水应选晴天早上浇,采用滴灌更好,浇水后要注意放风排湿。
 
    蔬菜采用高垄栽培或半高垄栽培和地膜覆盖既可降低湿度,又可避免蔬菜根茎部与水直接接触,如使黄瓜疫病发生明显减轻。
 
    7.调节播期和种植密度
 
    在不影响蔬菜生长的同时,露地栽培有的蔬菜可通过早播或晚播,错开病害危害高峰期,可减少危害或杜绝危害。蔬菜种植密度要适宜,否则不能保证丰产,但种植过密,湿度大,利于霜霉病、叶霉病、晚疫病的发生发展;种植密度过稀,又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8.加强管理
 
    定植前蹲苗4—5d,选晴天上午定植;栽苗带土坨,保护根系,密度要适宜;定植后,及时打杈、绑蔓、摘去底部老叶,利于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消灭病害的发生环境。对病叶、病果、病秧要及时清除,集中带出室外深埋或烧毁,可减少病菌在保护地内传播。
 
    9. 生态防治
 
    对于保护地内蔬菜发生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黑星病等可以采用生态防治。生长前期,早上放风1h左右,排出湿气;上午闭棚,将温度提高到 28—32℃,但不超过35℃(可调节顶上风口),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中午、下午放风,温度降低至20-25℃,相对湿度调至65%—75%;傍晚继续放风3h左右(可减少蔬菜夜间吐水约50%);晚上闭棚,温室降到11—12℃。如果外面最低温度达13℃以上,则可整晚放风(大风和下雨除外),降低棚内的湿度,要求叶片上没有水滴或水膜。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3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