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蘑菇“三虫一病”的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16
核心提示:危害秋蘑菇的“三虫一病”是:螨虫、跳虫、菇蚊和有害疣孢霉。现将这些病虫害为害特点与防治方法叙述如下。

危害秋蘑菇的“三虫一病”是:螨虫、跳虫、菇蚊和有害疣孢霉。现将这些病虫害为害特点与防治方法叙述如下。
       
一、螨虫为害症状

发菌过程中,如发现菌丝有退菌现象,如绒毛状菌丝减少,索性菌丝增多,菌丝表层见到有粉红色发亮点,则为菇床出现螨头。当用放大镜所看到的范围内存在3~5只螨虫时,即达到防治指标。覆土后螨虫会随着菌丝向土面生长而和土面移动,集中于原基和菇柄基部取食,常造成根部光秃,无菌根,营养无法输送而萎缩致死。同时螨虫传播病菌和病毒,螨虫严重的菇房,各种病害也较严重。

二、跳虫为害症状

跳虫是杂食性昆虫,在大田和大棚内种植蘑菇,跳虫较多。常见的种类有灰白色的角跳虫和体型微小的黑角跳虫。跳虫即取食菌丝也取食菇体,常群集于菌褶内或菇盖上,将菇体咬啮成千疮百孔,造成菇体干缩死亡。尤其是黑角跳虫,虫子体细微,虫口密度大,极易造成毁灭性灾害。

三、菇蚊为害症状

秋季温度逐渐降低,较为适合菇蚊和菇瘿繁殖,尤其在粪肥丰富和发酵不彻底的培养料内,菇蚊和菇瘿数量庞大,以幼虫取食菌丝。降低产量,如菇蚊爆发,群体数量过大,也可引起毁灭性灾害。 

四、有害疣饱霉症状

当菇菌丝在土中处于菌素形成期,原基分化期和子实体生长期间均可被有害疣孢霉侵染为害。菇体被害后表现畸形,菇柄膨大,菇盖变小,并附有白色绒毛状菌丝,后变褐,产生褐色液或病斑,菇体被害后产量和质量都遭受很大损失。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发菌中后期,培养料中虫口密度达到防止指标时,需及时用药防治,用药种类应选用高效底毒、对菌丝和菇体无伤害的农药。菇房条件好,密封性强,可用磷化铝熏蒸,每立方米3片(9.9克)密闭48小时。大多数菇房或棚地栽培的场所只能采用药剂喷雾防治,菇虫净是专用于食用菌杀虫杀螨的生物型药剂,具有内吸和胃毒作用,在虫口密度大时,用500倍喷雾;在覆土期发生虫害,可在覆土后结合重施调菇水时,在水中配入1000倍菇虫净;农第一潮菇生长期发生虫害,应在第一潮菇的高峰期过后,用菇虫净防治。用药前视菇房湿度停止浇水1~2天,使药剂能更快地吸收到菌床的深度,达到明显的杀虫效果。

当菇床上出现被疣孢霉侵染的病菇后,应停止喷水2~3天,保持床面干燥,及时摘除病菇并烧毁,待这潮菇过后,立即喷1000倍的多菇丰杀菌剂,结合补水,隔3天喷1次,连喷3次,可有效地控制土层内的病菌蔓延,同时注意控制空气湿度,加强通风。 

在气温偏高的8月份,菇床内潜伏着较多的病虫菌源,当出过二潮菇后,遇到较高的温度时,病害和虫害常常爆发,防治时可将杀虫剂和杀菌剂同时混合后喷施,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3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