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简易冬暖塑料大棚的搭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4
核心提示:构筑墙体按宽11米、长60~100米划东西向的矩形灰线。先将灰线内的耕作层熟土挖推到灰线南侧,并将离大棚后沿和东西山墙外沿3米宽范围内的地基压实。

构筑墙体按宽11米、长60~100米划东西向的矩形灰线。先将灰线内的耕作层熟土挖推到灰线南侧,并将离大棚后沿和东西山墙外沿3米宽范围内的地基压实。然后挖生土筑墙体(可分5层构筑,每层都需压实,尤其是最上面的一层要夯实),使之成横截面呈梯形,下底宽5米、上顶宽2米、棚外距地平面以上高2米的墙。再在墙外沿宽1~1.2米处划灰线,顺灰线从内部将土切除填入棚内:墙里面切成下部比上部宽出20~30厘米的斜面,墙基部距地平面以下30厘米处切成50厘米宽的平台作为行走道,边切土边压实,整平棚内地面;切完后用铁锨铲平墙面,再用墙板砸实。最后按棚内宽8.7米的标准将棚的南沿切平,并将熟土推入棚内平整。

埋设立柱自北向南共设4排立柱。第1排为后立柱,长3.8米,横截面10~42厘米;第2排长3.6米,第3排2.7米,第4排1.5米,横截面均为8~10厘米;各排立柱均用6号钢筋4根与混凝土预制而成(上头呈凹形,并在20厘米处留穿铁丝的孔),下垫基石、深埋50厘米。第1、4排立柱东西间距1.8米,第2、3排3.6米;第1排距后墙0.7米,第1~2排、2~3排南北间距2.67米,3~4排2.66米(第4排因紧靠棚南墙可不用斜柱)。设立柱时要用线绳找平、找齐,使1~3排的上头东西对齐,第2、3、4排南北对齐并与第1排错开10厘米:第4排的奇数根凹槽东西向对齐以便绑横杆,偶数根的凹槽南北向对齐以便绑拱杆,奇数根比偶数根低5厘米、偏南10厘米,以便使横杆与拱杆上面平齐。

设置坠石在东西两山墙的外侧挖一道长8米、宽0.5米、深1米以上的沟槽,每道沟槽内埋入33块坠石(每块重30公斤左右),坠石上要栓有被接钢(铁)丝,并使之露出地面50厘米左右,以便拉前、后坡面时连接钢丝之用。

搭后坡面先上后桁条,桁条可用长2.2米、直径10厘米以上的硬圆木(或用钢筋混凝土特制),上头固定在后立柱顶上,下头埋入墙内,使之与地面成45度角。接着拉后坡钢丝,即用26号粗的镀锌钢丝连接一头坠石上的钢(铁)丝,在后桁条上东西拉紧(两山墙边用废桁条垫好),并用铁丝将其固定在桁条上,再连接另一头坠石。钢丝间距30厘米,最上头拉双根,共7根。
  绑拱(横)杆拱杆用长11米、直径9—10厘米的大竹竿,粗头朝后,在距粗头10厘米处锯一小口,卡在双根钢丝上,并用铁丝固定在钢丝和后桁条上,前部分别固定在第2、3、4排立柱上头。横杆用长7~8米、直径7~9厘米的竹竿,分别固定在第4排奇数根立柱上头和拱杆前头立柱的南侧。

搭前坡面先拉钢丝(型号、质地和拉法同后坡面),上头第1道拉双根,向前每间隔40厘米左右拉1根,共拉26根;在大拱杆上面锯小口,把钢丝卡入小口内,分别用铁丝固定在大拱杆上。接着绑垫杆和竹片。用长7米左右、直径2~3厘米的竹竿作垫杆,粗头向外,将中间细头搭接在一起,分别用铁丝固定在前坡钢丝上,并将前头固定在东西横杆上;每根垫杆和拱杆前头绑上1.2米长的竹片,竹片下头距第4排立柱30厘米处插入土内。注意竹片与竹竿接头处要包上塑料薄膜,以免划破棚膜。

建后坡顶后坡顶用4米宽的塑料薄膜,下铺1.8米宽于后坡钢丝上,然后紧密排上30~40厘米厚的高秆作物秸秆(将秸秆上头折回弄齐),用薄膜从上头把秸秆包严,并在薄膜上压土,使其成前高后低且与地面成20度左右角的坡面。

铺设棚膜在搭建的骨架上铺上白色塑料薄膜,四周边角用泥土压紧,膜外用绳网拉好。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