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杨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3-13

  1、品种介绍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菌盖表面平滑,暗红或褐色,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变咖啡色,菌柄中实,纤维质,脆嫩。杨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

2、市场分析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菌盖表面平滑,暗红或褐色,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变咖啡色,菌柄中实,纤维质,脆嫩。杨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用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得知该产品含有两种脂(甲酸乙酯、乙酸乙酯),九种醇,四种碳水化合物。另外,杨树菇也是一种药用菌,在福建闽西北地区,村民常用它治疗胃冷、肾炎水肿,疗效甚佳。 杨树菇栽培材料选用阔叶树(如杨树、柳树、榆树等)木屑为主,辅助材料有麸皮、白糖、碳酸钙等。最佳出菇温度为13-25℃。 据目前市场调查,杨树菇每千克干品零售价为160-280元,其生产经济效益投入产出为1:5.5-7,市场前景十分良好。

3、实用技术

杨树菇为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5-10厘米,颜色红褐色至黄褐色,菌柄长3-8厘米,直径3-15厘米。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含水量宜在55%-65%;子实体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80%-90%为宜。菌丝较耐寒,在-10℃左右不易死亡,生长温度10-30℃,最适温度24-27℃;出菇温度10-25℃,较适温度15-23℃,属中温偏低型的菌株。菌丝生长期不需光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成长期,需较强的光线。菌丝生长阶段,袋内空气流通可加速发菌速度,因此,袋栽时宜用棉花塞口。出菇阶段,菇房要定时通风,防止缺氧而使菇体畸形。菌丝生长的PH值在4-6.5。   

栽培季节 生产袋的出菇期:春季4-5月,秋季10-11月是南京地区适宜出菇期;苏南、苏北可适当调整出菇期,在保湿性强的双层塑料大棚内,冬季最低温可在4-5℃,11-12月,3-4月可正常出菇,此时,菇体质量好、产量高。

  栽培形式 以袋栽一头出菇的形式为主,可用18×35-38厘米的袋子,每袋装干料400-500克,袋口留10厘米长度,出菇时让菇体向上长,这样有利菇柄伸长,菇盖偏小,而保证质量。  培养配方。应该以纤维素物质为主,木质素为辅,如1、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10%,玉米芯10%。2、玉米芯40%,棉籽壳40%,麸皮20%,各地可根据本地资源,合理组合。

 管理 当菌丝发满袋口,菌丝增厚,菌丝颜色转为茶褐色时即可开袋,在温度较高时,袋口可翻卷,反之低温下把袋口拉直,以便保水保温。排好袋后,在袋口和无纺布上喷雾保湿,菇房湿度保持80%-90%,在适温下7-10天长成一批菇,当菇体长度8-12厘米,菌柄粗壮,菌盖肥厚,不开伞时即可采收新鲜菇体,清香脆嫩,干品香味浓郁。

病虫防治 春秋季,菇蚊和螨虫都喜欢为害菌丝和原基。当出现菇蚊成虫时,需在无纺布上喷洒1000倍的菇虫净,或糈袋内喷夏菇宁,可有效地防止菇蛆和螨虫为害。

(转自中国古田食用菌信息网)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3.740 second(s), 864 queries, Memory 3.2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