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粮油 » 正文

确定适宜播期培育适龄壮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5
核心提示:播种期应根据水稻品种从播种到最佳抽穗期的天数来确定。水稻从抽穗到成熟期的群体光合生产力决定水稻的产量,水稻在最佳抽穗结实期开花结实可以获得最高的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
 一、确定适宜播种期

 

播种期应根据水稻品种从播种到最佳抽穗期的天数来确定。水稻从抽穗到成熟期的群体光合生产力决定水稻的产量,水稻在最佳抽穗结实期开花结实可以获得最高的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因此,必须把水稻抽穗结实期安排在最佳气候条件下,即最佳抽穗结实期。生产上通常把抽穗期25℃,整个结实期日平均气温21℃常年出现的日期,作为江苏各地粳稻最佳抽穗结实期。籼稻最佳抽穗结实期的温度一般比粳稻高2℃左右。

除了考虑水稻抽穗期的最佳温度外,还必须考虑播种期的安全温度和移栽的最低温度。在恒温条件下,发芽最低温度粳稻12℃、籼稻14℃。在田间变温条件下,日均温稳定在10℃以上是粳稻的早限播期,日均温稳定在12℃以上是籼稻的早限播期。

水稻分蘖和次生根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5℃,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才是安全移栽期,过早移栽会造成僵苗。因此,覆膜保温育秧必须考虑安全移栽期,合理掌握秧龄和播期。

坚持适期播种,保证水稻在最佳抽穗期抽穗,是投入最少、效益最大的栽培技术。前茬收割晚的,必要时可用长秧龄大苗来保证水稻在最佳抽穗期抽穗。

二、培育适龄壮秧

1、壮秧的形态指标:培育壮秧是增产的基础。壮秧最重要的指标是移栽后根系暴发力强,缓苗期短,分蘖按期早发,对高产群体的培育能按计划调控。秧田期保持叶蘖同伸是最能反映秧苗健壮度(移栽后的发根力、抗植伤力和分蘖力)的形态生理指标,可以作为4叶龄以上秧苗壮秧的共同诊断指标。

2、不同育秧和移栽方式条件下的适宜秧龄。⑴芽苗移栽(包括二段育秧)的最适叶龄是1.2-1.5叶期。⑵塑盘穴播带土移栽可以充分发挥小苗移栽的分蘖优势夺取高产,但穴距小,播种穴装土容积小,只适合3-4叶期秧苗盘根后移栽。如果延迟至5叶期移栽,苗体变弱,小苗移栽的优势不强。⑶机插小苗的适宜秧龄只能到4叶期,冬闲田可在3叶期移栽。⑷处于5叶期的秧苗(具备第二叶位主发根节位和第一、第三两个辅助发根节位)有较强的发根力和抗植伤力,并且秧苗有一定高度,可以作为各类水稻品种拔秧移栽的起始叶龄期。拔秧移栽的适宜终止叶龄期,以移栽后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单季稻有5个以上的叶龄期为宜,以利于在有效分蘖期显“黑”完成穗数苗后,于无效分蘖期及时“落黄”。秧龄过大(移栽后至有效分蘖叶龄期少于4个叶龄),如不采取特殊栽培技术,会造成无效分蘖期不能及时“落黄”,不利于高产群体培育。⑸拔秧移栽的上限叶龄。旱秧虽具有移栽后根系暴发力强的优势,但秧龄超过6叶龄后旱秧发根优势会逐步丧失,旱秧的上限叶龄为6。

湿润秧在必须延长秧龄时,上限叶龄可达N-n-1(N为主茎总叶数,n为伸长节间数。江苏大部分水稻品种主茎一般长16-18张叶片,伸长节间数一般为5-6个)叶龄期移栽,活棵后至少能长出3片叶才开始拔节,还能利用1个动摇分蘖成穗,对穗分化的影响较小。只要秧苗壮、基本苗足、重视穗肥施用,能获得足穗、大穗而高产。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53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