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储藏的主要措施是:
一、常规储藏
1.控制水分。稻谷的安全水分是安全储藏的关键,一般早、中籼稻收获期正是高温季节,收获后易干燥,入库水分低,能达到或低于安全水分。但晚粳稻收获时是低温季节,不易及时干燥,入库原始水分大,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有烘干设备的应在春暖前处理完毕,没有烘干设备的,应利用冬、春季节的有利时机进行暴晒,将水分降到度夏标准以内。
2.清杂。稻谷中含有的有机杂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载菌多,呼吸强度大,特别是进仓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而易形成杂质区,糠灰等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小,湿热积聚堆内不易散发,这些都是储藏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入仓前进行风扬或过筛,把杂质降低到0.5%左右可大大提高储藏稳定性。
3.秋后通风降温。秋凉以后及时通风降温,缩小分层温差,是防止稻堆上层结露,中下层发热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早稻入库粮温高,为了及时解决这一矛盾,入库后就应及时通风,降低粮温,要求使粮温接近气温水平。秋凉后抓紧有利气候条件,将粮温迅速降至15℃以下。
二、低温密闭
利用秋末初冬季低温、将粮温降到0~10℃,冷冻降温后,入库密闭储藏,可有效地保持低温。
密闭的方法因仓而异,若仓房隔热性能好,可采用全仓密闭。仓房隔热性能差的可用包打围的方法,利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特点,粮堆愈高大,愈能保持有利的低温。如果仓房密闭条件差,则可采用粮面压盖办法,粮面压盖要做到紧、密、实,以利于隔热、隔湿并防止空隙处结露。
三、气调储藏
人工气调储藏。采用人工气调储藏能有效地延缓稻谷陈化,解决稻谷后熟期短、呼吸强度小、难以自然缺氧的困难。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是充二氧化碳和充氮气调储藏。实验证明,水分低于13%的稻谷在高二氧化碳中储藏四年以上,生活力略有降低。这说明二氧化碳对低水分稻谷的生活力影响不大。
四、双低储藏
目前进行大量的缺氧储藏,各种方法都只能使粮堆造成低氧状态,不足以抑制仓虫、霉菌的生长。但是利用仓虫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状况下,气门启开、呼吸量大、呈昏迷状态,使用低剂量熏蒸剂可将害虫致死,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具体方法是在粮面薄膜上设置几个施药口,用直径4厘米、长1米的塑料管或干燥毛竹做探管,在探管的下部钻上孔眼,口上配好活动木塞,在低氧状态下,以每50万千克稻谷用1~1.5千克磷化铝,将药片放入探管,塞好木塞,再用薄膜粘合剂迅速密封药口,可以获得较好的贮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