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粮油 » 正文

木薯丰产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5
核心提示:木薯,别名木番薯、树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木薯原产于热带美洲,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首先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全国栽培面积40万公顷,年产鲜薯400多万吨,以广东、广西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云南次之,湖南、江西、四川和贵州等省的南部地区亦有引种试种。
       木薯,别名木番薯、树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木薯原产于热带美洲,于19世纪20年代引入我国,首先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全国栽培面积40万公顷,年产鲜薯400多万吨,以广东、广西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云南次之,湖南、江西、四川和贵州等省的南部地区亦有引种试种。木薯是耐旱高产的旱地作物,块根除了用于食用和饲用外,还是生产淀粉、变性淀粉,酒精、葡萄糖、果糖、山梨醇、赖氨酸、柠檬酸、染料、涂料、化妆品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木薯嫩茎枝叶可以直接饲喂禽、畜、鱼、蚕等动物。现将木薯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 选地和整地
 
       木薯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只要不过份贫瘠和石砾 过多,不积水的土地均可选用,在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栽培,宜选择避风或有林段保护的地段种植。
 
       整地应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林区山地,垦地时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大于15度的山地,最好开成梯田或等高垦耕种植,避免在坡度较大的山坡进行栽培。荒坡草地宜在植前2-3个月进行全垦,带垦或免耕等,坡度在10度以下的较平缓坡地可进行机耕;丘陵山地,地块不大,高低不平,可用畜犁耕或免耕或开环山行种植;坡度在20度以上的山坡,不开环山行不宜种植木薯,否则会造成土壤严重冲刷,得不偿失。 
 
二、种植材料
 
       种茎要求新鲜,色泽鲜明,斩断切口见乳汁,此类种茎养份多,生命力强,发芽率高,利于植后全苗壮苗,保证产量。因此,必须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髓部充实并富含水份,芽点完整,不损皮芽,无病虫害的主茎作种苗。未充分成熟,茎干纤细,叶节稀疏,髓部中空,皮芽受损或已抽芽的种茎,植后发芽率低,出苗慢,幼苗细弱,结薯少,产量低,一般不宜做种苗。
 
三、种植方法
 
       木薯的种植方式有平放、斜插和直插。平放可四周结薯,浅生易收获,但全埋于土中,通透性差,发芽出土困难,易引起缺株,抗风性也较差。斜插出苗快,出苗率高,能保证全苗,薯块朝一方伸展,收获方便但抗风性也较差。直插出苗早而整齐,结薯多入土较深,抗旱抗风性能较好,但薯块大小不均匀,种植时费工,收获较困难,大面积生产应少使用。
 
       种植时用利刀砍断种茎,插条长度以15-20厘米为宜,平放或斜插于穴中,浅盖土。密度视土壤肥力而定,土壤肥力高就疏些,反之密些。一般亩植800-1000株为宜,最密不宜超过1600株。植距多为1×0.8米和80×80厘米。 
 
四、木薯的田间管理
 
       1、补苗:木薯植后常常由于种苗贮藏过久,失水过多,种茎幼 嫩纤细或插条过短或由于遇上低温干旱,雨水过多,湿度过大等原因造成缺株,为了保证全苗,必须及时补苗,通常在植后20天开始,30天内完成。
 
       2、间苗:木薯植后通常有2-4个或更多的幼芽出土,每穴有多个主茎,会造成荫蔽和消耗养份,一般间苗在齐苗后,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每穴留1-2苗为适宜。
 
       3、中耕除草:木薯的块根需要有疏松,通气良好的表土层 才能发育良好。因此,植后三个月内的中耕除草是促进块根增长,提高单株产量的关键时期。一般植后30-40天,苗高15-20厘米时,就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植后60-70天可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植后90-100天,如果需要,可进行第三次中耕松土,这时块根的数量已基本稳定并开始膨大,应结合松土追施壮薯肥。木薯块根浅生,深植和厚培土都不利块根膨大,土壤板结的地方一般都不培土,土壤砂质贫瘠的地方或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可浅培土。
 
       4、施肥:在各类养份中,木薯对氮和钾的要求最高,其次是磷、钙和镁。生产1吨块根的产量,约从土壤里吸收2.3公斤氮,4.1公斤钾,500克磷,600克钙和300克镁,氮、磷、钾的比例为5:1:8。以亩产块根1.5吨,需从土壤里吸收3.5公斤氮,750克磷和6.2公斤钾,如果茎叶不回田,每亩消耗的氮、磷、钾的数量将分别增加到7.4公斤,1.6公斤和8.1公斤,不过在整个生长周期中,这些养份约50%将重新被回收。因此,要连年保持亩产1.5吨块根,而又不明显降低地力,每年每亩至少应增施硫酸铵17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氯化钾18公斤。木薯虽然要从土壤里吸收大量养份,但从生产1吨干物质所吸收的养份看,除钾和钙外,其他养份的吸收量比许多作物要少得多,生产1吨干木薯片要吸收6公斤氮和1公斤磷,比其他作物要少1-2倍甚至几倍。
 
       木薯的施肥时期和方法要根据其生长周期,气候特点,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经济因素来决定,原则是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在正常情况下,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以5:1:8为好。在生产上,由于木薯的生长与土壤和气候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在高温多雨,淋溶严重的地方,肥料的一次施用往往难以保证其全生育期的需要。因此,在实践中,一般追施2-3次,分为壮苗肥,结薯肥和壮薯肥。壮苗肥以氮为主,于植后30-40天内施用,结薯肥以钾为主并适施氮肥,于植后60-90天施用,可促进块根形成,保证单株薯数。如果土壤贫瘠,最好施一次壮薯肥,于植后90-120天内施用,可促进块根膨大和淀粉积累。
 
       如何进行合理施肥,近年来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和植物营养诊断施肥的研究,指出木薯栓内层含钾量低于0.7%或土壤中可置换性钾低于0.6%时,即应亩施6-6.5公斤钾肥。在3-4月龄木薯完全展开的嫩叶中含氮量少于4.7%,磷少于0.3%,钾少于6%时,即为营养不足,应及时施肥。
 
五、病虫害防治
  
       1、木薯细菌性枯萎菌。这是为害木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开始时危害完全展开的成熟叶片,然后由下而上逐渐扩散。为害时,先浸染叶缘或叶尖,出现水渍状病斑,并迅速扩大,病斑常溢出黄色胶乳,然后叶片萎蔫脱落,严重时嫩梢枯萎,甚至全株死亡。该病可造成50%以上的产量损失,广西、海南和广东已有发生,但未见严重流行。
 
       2、细菌角斑病。我国广西和海南已有发生,一般5月开始流行 ,8-9月较为严重。主要特征是出现水渍状角斑,散生于叶片各部位,可见黄色胶乳状物,开始侵染时叶缘出现黄晕状,然后扩大联合,变成黑褐色,造成叶片变黄而脱落。
 
       3、褐色角斑病。发病时叶片两边出现不规则的 褐斑,病斑边缘界限明显并呈绿色,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脱落。一般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发生,但对产量无较大影响。 
 
       以上病害均无免疫的木薯品种和有效的药剂防治方法,只能通 过使用无病种茎,进行轮作和选用抗病品种进行防治。
 
       4、木薯红螨。多发生在高温干旱时,发病时可见小虫集结于叶片背面,首先为害下层成熟叶片,沿叶脉附近吮吸汁液,使叶片呈现黄斑,以后由下而上危害上层叶片,严重时集结叶片两面为害,由于虫体的大量增加,最后斑点变成红色或锈色,造成叶片脱落,在长期干旱的条件下可导致植株死亡,在雨季,大部分虫体被雨水冲走,危害减轻。
 
       防治方法是,选育抗螨品种,利用天敌,如螨类,也可用杀螨剂喷杀防治。 
 
六、木薯的收获加工
  
       1、收获。木薯块根属营养体,在生理特性上无明显的成熟 期,生产上所说的成熟期,是指一年之中块 根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达到最高值的时期。我国木薯多为春植,收获期多在当年11月至翌年2月,这期间薯干率和淀粉含量均能保持商品生产的经济指标。
 
       2、加工。木薯块根不耐贮存,收获后3-7天便变质腐烂 ,必须及时加工。初加工主要是切片干燥制作干片和压榨提取淀粉,生产淀粉有手工加工,半机械加工和机械加工,少量生产常用手工加工和半机械加工。其工序是:刮皮→粉碎→过筛→沉淀→干燥。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木薯 丰产 栽培 技术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50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