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粮油 » 正文

寒地水稻本田管理技术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21
核心提示: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带来了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的科技进步,从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带来了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的科技进步,从而使全省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插秧开始,进入本田管理时期。本田管理是决定各产量构成因素的过程,对能否取得稳产高产,起决定性作用。
    水稻移栽注意事项
    水稻秧苗从秧田插秧到本田,意味着幼苗期已经结束。水稻进入返青期、分蘖期,是生长发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水稻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必须做到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确保移栽质量。
    移栽时期
    水稻移栽时期,要根据所用秧苗类型(小苗、中苗或大苗)、当地安全移栽期和安全抽穗期等来确定,原则上要抓准农时,适期早栽,即在安全生育范围内宁早勿晚。适期早栽,能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有效分蘖,争得低位分蘖,使稻株在穗分化前积累较多物质,有利壮秆、大穗、增产。而且早栽还可调节劳动力与农机具确保插栽质量。寒地旱育苗水稻是抗御低温冷害、实现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根据早熟水稻类型品种的特性,黑龙江省旱育移栽早限期以当地气温稳定达13℃、地温达14℃时即可开始移栽,一般为5月中旬初。据多年移栽期试验资料,在黑龙江省水稻移栽以5月15到25日为高产移栽期,随时间拖后,产量明显降低,一般为5月中旬初。由于适期早插,到5月末已进入分蘖,有效穗数增加,抽穗期略早,结实率高,粒重增加,不仅稳产高产,而且保证稻米品质,是寒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益的一项基本措施。
    移栽的规格与密度
    水稻的产量,取决于有效利用光能的程度。栽插密度即是以健壮的个体,合理组成高光效的群体,扩大光合积累,减少呼吸消耗,不断提高经济产量。水稻本田的密度由单位面积的穴数和每穴苗数决定。确定密度时要根据以下4个方面:
    1)品种特性:分蘖力强的稀些、弱的密些;生育期长的稀些、短的密些;植株收敛的密些,反之稀些。
    2)土壤肥力:肥力高稀些,肥力低密些。
    3)秧苗素质:壮苗稀些,弱苗密些。
    4)栽植时期:早插稀些,晚插密些。
    根据黑龙江省水稻666.7m2产600公斤高产田的分析,每666.7m2穗数在25~40万范围内,随穗数增加而产量提高,低于25万穗产量低,高于40万穗,总粒数减少,产量下降。
    根据当前土壤肥力状况及主栽品种特性,一般采用30厘米(行距)×13厘米(穴距),每穴3~4苗;生产水平较低、晚期栽植的、生育期较短的地区采用30厘米×10厘米,每穴3~4苗的规格。人插带蘖大苗或钵苗摆栽及生产水平较高的可采用30厘米×(16.5~20)厘米,每穴2~3苗的规格,比一般略稀些。四积温带部分农场,品种生育期短,除插30厘米×10厘米外,亦可采取26.5厘米×(10~13.3)厘米的较密规格。
    移栽方法与质量要求
    寒地水稻移栽,为减少植伤和加快返青,提倡采取带土移栽方法。
    盘育机插,在泡田整好地的基础上,机械插秧田面保持花达水,水深泥稀易埋苗,无水插秧机前进阻力大,降低机插效率。机插深度以两厘米为好,最深不得超过3厘米,为此,水整地后要沉实1~3天,以保证机插适宜深度。机插前要做好计划安排,确定插秧机行走路线和插秧机进出路口位置,一般沿池子长边(最好插南北行)进行,田边地头留出一个行程工作幅,以便最后插一周由田角到另一池内。组织好劳力,使起秧、运秧、插秧、补苗等协同配合,加秧时注意不使秧片变形、破碎,以免丢穴、少苗,停机时间较长,要取下秧苗,清洗秧箱。秧片不要沾泥浸水或卷压时间过长,以免伤损秧苗。
    人工手插或摆栽,要按确定的插秧规格拉标绳或划印,插深两厘米左右,勿漂、勿深。
    总之,寒地水稻移栽,要采取带土移栽,减少断根、植伤和萎蔫,促进水稻返青快、分蘖早。为此,移栽质量要做到:
    一浅,栽插要浅,两厘米左右,深不超过3厘米,浅插土温高、通气好、养分足利于扎根返青分蘖;深插则出现地下节伸长,形成二段根或三段根,返青慢分蘖晚。天下水稻,专业水稻微信交流平台。
    二直,秧苗插的直,不东倒西歪,行插直,行穴距规整。
    三匀,每穴苗数均匀。
    四齐,栽插深浅一致,不插高低秧、断头秧。
    大面积插秧要周密制订计划,起秧、运秧、插秧配合好,防止中午晒秧,不插隔夜秧。插秧后要及时覆水,水深以不没秧心为准,防止日晒萎蔫,促进返青。
    本田管理技术要点
    这一时期指插秧至幼穗分化,仍属于营养生长期。主要任务是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秧苗返青快、分蘖早、株壮、根多以及控制无效分蘖,防治病虫草害,提高有效分蘖率,适期达到预期的田间总茎数和有效分蘖数,适时转入生育转换期,为穗足穗大和安全抽穗打好营养基础。
    灌溉
    总的原则是花达水移栽,深水扶苗返青,浅水增温促蘖。插秧后要立即灌水,深度达秧苗高度的2/3,目的是以水护苗,防止秧苗因失水过多而萎蔫,不易成活或延迟返青。在水稻返青后,立即撤浅水层,保持3厘米左右浅水层,以利增加水温和泥温,加快土壤还原进程,提高磷、钾和微量元素的溶解和可吸收数量,加快水稻生长速度,利于分蘖发生。如水层过深或干干湿湿都不利于水稻分蘖。灌水时间以早晨为好。如有落干,次日早晨再灌,白天尽量不灌水、不落干,以免因蒸发带走热量,如需向根部供氧,也以夜间落干、早晨覆水为好。
    追肥
    我省水稻均属早粳类型,本田营养生长期间短,分蘖和穗分化的关系为重叠型,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即进入幼穗分化,施足基肥和蘖肥,稻体含氮量较高而进入幼穗分化期很少因缺氮影响枝梗和颖花分化。分蘖期施肥可起到增蘖、增花的双重作用,施用早期穗肥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1)追肥时机
    返青之后,开始正常生长,相应的分蘖也开始发生。因此,稻苗要从土壤中吸收较多量的营养,尤其对氮肥最敏感,氮肥对生长和分蘖的作用最大。虽然已施入相当基肥,但分布于全耕层,而此时稻苗的根系分布还较浅,分布的范围也有限。所以,为了保证到幼穗分化前有足够的分蘖,并提高分蘖的素质,必须在返青后及早进行追肥,绝不可拖后追肥时期。
    返青期诊断:移栽后,当晴天中午有50%植株心叶展开,或早晨见叶尖吐水,或植株发出新根,为达到返青期的标准。
    2)追肥方法
    按施氮总量的15%~20%用于追肥,一般先施计划用量的80%,过几天再用所余20%肥料对长势仍差的地方找零,先站在埂上观察施肥田的长势长相,明确哪稀哪密、哪绿哪黄、哪高哪矮,然后进地对不同长相,分别轻重酌施,通过追肥调平田面。浅水施肥,施后不灌不排,使肥水渗入土中,再正常灌溉。
    稻田除草
    采取以药剂除草为主,清选种子、整平土地、合理灌水、人工除草等为辅的综合灭草技术。根据田间杂草群落,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和配方,提高灭草效果,降低除草成本。移栽后本田的杂草主要有稗草、雨久花、泽泻、慈菇、异型莎草等。药剂品种和666.7m2用量,任选一种:
    60%马歇特乳油100~133毫升加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13.3克,插后15~20天毒土法施用,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
    30%阿罗津乳油50~60毫升插秧后15~20天毒土法施用,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
    30%阿罗津50~60毫升加10%草克星可湿性粉剂6.7克,插秧后15~20天毒土法施用,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
    两次灭草配方,666.7m2用量,任选一种。主要消灭稗草、三棱草、水葱及阔叶杂草等。
    第一次施药:
    60%马歇特乳油100~133毫升,插后15~20天毒土法施用,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
    98%禾大壮乳油200毫升,插后5天毒土法施用,保持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
    第二次施药:
    48%苯达松水溶剂200毫升杂草出齐后喷施。
    48%苯达松100毫升加56%二甲四氯30~50毫升,杂草出齐后喷施。
    这两种配方,施药前要撤浅水层,使杂草露出水面,施药后24小时正常灌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这阶段主要防治两虫一病。
    1)水稻潜叶蝇的防治。稻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轻则影响稻苗生长分蘖,重则造成秧苗死亡。成虫为灰褐色小蝇,体长2~3毫米。卵乳白色,长圆柱形,长约0.7毫米,3~10粒集成一块。幼虫为乳白色小蛆,圆筒形,前端尖、后端钝。幼虫潜入稻叶内咬食叶肉,剩下表皮,成黄白色枯死斑,渗水腐烂,整叶死亡,严重时成片 稻苗枯萎或死亡。黑龙江省一年发生4~5代,危害水稻主要是第二代。成虫喜欢在下垂或平伏在水面的叶尖部位产卵,在浅灌条件下,在叶基部产卵。卵孵化后咬破叶面侵入叶组织内取食叶肉。
    防治方法:一是浅水灌溉,使苗壮叶片直立,减轻危害;二是清除灌排渠堤及埂上杂草,减少虫源,降低危害,三是药剂防治,在秧苗带药下地的基础上,在幼虫发生初期,666.7m2用40%乐果乳剂50克、兑水30千克,喷雾防治;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6.7m2两千克撒施可兼治其它害虫。
    2)水稻负泥虫。属黯翅目,叶甲科。成虫是小甲虫,卵长椭圆形,幼虫头黑色,近梨形,肛门向上开口,排粪堆于背部,故称负泥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成虫危害稻叶,吃成纵向条纹;幼虫食害叶表皮叶肉,使叶枯萎。
    防治方法:在5月末6月初,清除稻田附近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成虫出现较多,或孵化的幼虫有小米粒大小时,喷撒3%呋喃丹颗粒剂,666.7m2用1.5~2.0千克;或用2.5%敌杀死乳油,每666.7m215~33毫升,兑水10千克喷雾。
    3)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每年均有发生,轻者减产,重者颗粒无收。侵染的部位不同,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寒地春季气温低,基本不发生苗瘟。稻瘟病菌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梨形孢属,病原菌有菌丝、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附着孢等。菌丝体的发育温度为8~37℃,最适为26~28℃;分生孢子在10~35℃间均可形成,最适为25~28℃;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15℃不萌发。稻叶上的病斑在相对湿度高于93%时,才能产生分生孢子,孢子萌发必须具备水滴条件,在相对湿度达96%以上才能萌发。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带病稻草或稻谷上越冬,是翌年病害的初次侵染源,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湿度又合适时,就能不断产生孢子,侵染水稻发病。在黑龙江省,6月末7月初可发生叶瘟,7月中下旬为叶瘟盛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病菌孢子侵入节、穗颈及枝梗或粒,相继发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粒瘟有时可延续到黄熟期。
    叶瘟的病斑分为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四种,其中急性型可产生大量病菌孢子是叶瘟流行的预兆。叶瘟不仅破坏叶片,并为后期节瘟、穗颈瘟等提供了菌源,须及早发现,早期防治。节瘟多在穗颈下第2节上发生,初期为暗褐色小点,逐渐呈环状扩展,直到节部变黑褐色,后期干缩易折,影响养分流转,穗部早枯,粒重降低,早期发生的甚至导致白穗。穗颈瘟、枝梗瘟初期在穗颈、枝梗上出现水渍状暗褐色斑点,逐渐扩展变为黑褐色,影响养分流通形成秕粒或白穗,造成严重减产。
    稻瘟病在日照少、多雨、多湿和温度在20~26℃间时容易感染,须及时测报防治。天下水稻,专业水稻微信交流平台。
    防除方法:采用抗病品种,清除带病稻草,适量施用氮肥,浅水灌溉,壮根健株,提高抗病能力。药剂防治,以控制叶瘟,严防节瘟、穗颈瘟为主,及时喷药防治。防治叶瘟要抓住始发期和盛发期防治穗瘟应在始穗期和齐穗期,常用药剂种类有:666.7m2用加收米80~100毫升,兑水33千克喷雾,或666.7m2用40%富士一号乳油57~72毫升,或用50%多菌灵80~100克,兑水33千克喷雾防治。
    本田的培肥与基肥施用
    寒地水稻多年高产实践证明“水稻高产靠地力”。为了不断培肥稻田,除合理耕作、改良土壤外,在施肥方面要积极有计划地实施稻草还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磷钾配合、化肥与微肥和激素配合、配比合理、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不但可以平衡土壤有机质,而且对营养元素的循环和平衡也有积极作用。稻草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多种营养元素,并提供具有生长激素和生长素类化合物,保持土壤氮肥贮量对水稻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因为在水稻土中,化肥氮素的残留量一般极少,甚至没有,而有机肥中的氮素,被当年水稻吸收利用一些后,仍有部分氮素残留在土壤中,可有1~2年的后效。有机肥料中的有机酸和腐殖酸,不但能与铁、铝等结合而且腐殖酸还能在胶态氧化铁、铝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化学肥料磷被土壤的固定,提高有效磷量和在土壤中的移动性。随着对产量提高的要求,本田施肥要提倡氮磷钾三要素的合理配合。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提高稻米品质,提高化肥利用率。
    稻田施用基肥,一般6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氮肥易流失应将全年氮肥用量的30%~50%做基肥,全层施或深层施;垦区目前以全层施为主,以便插秧后在低温条件下早期利用速效养分,促进早生快发。
    磷肥在寒地水稻生产中能促进稻苗生长健壮和根系发育,对增加分蘖和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不易流失,可全做基肥施用。磷肥施在土壤表层,易与高价铁结合形成难溶的磷酸铁;施于还原层时与二价铁结合,形成磷酸亚铁,易被水稻吸收利用。所以磷肥可做基肥全层施用。
    钾肥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比氮小、比磷大,一般以全生育期用量的60%~70%与基肥的氮、磷肥混合,在最后一次耙地前施入,耙入全部耕层中,其余30%~40%的钾肥,做穗肥施用,以充分发挥肥效,提高水稻中后期的光合作用,利用水稻高产。高产水稻全生育期施用氮磷钾的比例,国内外一般为氮2、磷1、钾3;黑龙江省近年试验,以氮2、磷1、钾0.5的配比产量较高,建议水稻全生育期氮肥用量以尿素为标准,666.7m2用量为10~15公斤,重过磷酸钙肥5~7公斤、硫酸钾3~5公斤。老稻田和瘦地适当多些,新旱改水田和湿地适当少些,建议各生育期施用比例见下表(根据具体田块调整)。
    水稻各生育时期化肥施用比例
    施肥方法 基肥 蘖肥 调节肥 穗肥 料肥
    氮肥 ①50% 30% - 20% -
    ②40% 30% - 20% 10%
    ③30% 30% 10% 20% 10%
    磷肥 100%
    钾肥 60%~70% 30%~40%
    基肥全层施用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泡田前撒施于地表,通过施耕或耙地将肥料混拌在耕层中,然后泡田水整地,但泡田时须注意漫水缓灌防止大水串灌并不宜大量移动表土,以免肥力不匀。另一种是在泡田水整平后,将基肥撒施田面,再进行一次水耙地,将肥料混拌在耕层中,进一步捞平田面。全层施基肥,肥效稳,持续时间长,肥料均匀分布全耕层,水稻根系扎的深、吸收面广、肥料利用率高。
    化学除草技术要求
    ①除草剂选择原则
    安全、高效、广谱、低毒、环保。农业部药检所推荐的除草剂品种。
    ②除草剂选择
    本田安全性较好的本田除草剂有莎稗磷、丙草胺、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排草丹、太阳星等。安全性差的除草剂有丁草胺等,特别警告的是(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苄嘧磺隆+甲磺隆)、(稻乐思+苄嘧磺隆)等除草剂均不适合于黑龙江省使用,如若使用可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天下水稻,专业水稻微信交流平台。
    秧田安全性好的除草剂50%杀草丹、60%新马歇特、10%千金等;安全性差的除草剂有丁草胺、二氯喹啉酸、丁·扑、丁·西混剂等。
    ③整地质量
    整地要平,做到寸水不露泥,严防产生药害和除草效果不良。
    ④施药要求
    要均匀一致、雾化良好、药量准确。按格田分布图施药。池埂化除时,喷头必须带遮盖罩,在早晚无风条件下施药,严防农药漂移造成药害。插前封闭除草不能在水整地后立即施药,而应在插前5~7天用药,以防插前、插后用药间隔时间过长,降低除草效果和产生药害。 
编辑:foodnews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422 second(s), 120 queries, Memory 1.1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