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病虫害.农药 » 正文

竹笋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07
核心提示:㈠ 毛竹枯梢病 1、症状。发生部位在当年新梢或枝条的节叉处。病斑初为浅褐色小点,不断向纵横扩展成棱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呈酱紫色。当病斑绕主枝或枝条一周时,病斑以上叶片开始萎蔫、纵卷,而后枯黄、脱落。翌年春季,病斑处长出许多鼓起的黑色粒状子实体。 2、防治。

    ㈠ 毛竹枯梢病

    1、症状。发生部位在当年新梢或枝条的节叉处。病斑初为浅褐色小点,不断向纵横扩展成棱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呈酱紫色。当病斑绕主枝或枝条一周时,病斑以上叶片开始萎蔫、纵卷,而后枯黄、脱落。翌年春季,病斑处长出许多鼓起的黑色粒状子实体。

    2、防治。⑴在子实体产生之前砍除病株、病枝,是杜绝病原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⑵病菌侵入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1000倍液;50%托布津粉剂1:500-1000倍液;1%波尔多液防治,连续喷洒3-4次。

    ㈡ 竹竿锈病(又称竹褥病)

    危害白哺鸡竹、淡竹、刚竹、石竹等。

    1、症状。竹竿被害后,病部变黑发脆,使竹林生长衰弱,发笋明显减少,重者全株枯死。病斑多发生在竹竿的中、下部。5-6月份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圆点状或宽条状粉质的垫状物,即为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脱落后,病部呈黑褐色,并向病斑边缘蔓延,出现黄斑。黄斑呈点状或宽条状、锈色、革质垫状物,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

    2、防治。⑴发现病株及早砍除,进行烧毁。⑵合理留竹,不使过密。⑶11月份冬孢子产生前,用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1%敌锈钠水溶液喷洒,每隔7-10天1次,连续3次。⑷也可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竹子发枝展叶期)用上述药物喷施,既可防止夏孢子的产生,又可防止孢子传播侵染。
    ㈢ 竹煤病(又称煤污病)

    危害哺鸡竹、麻竹等散生竹和丛生竹。

    1、症状。开始在竹叶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煤点,后扩大至全叶和小枝上,布满黑色煤污层,具煤污点的小枝或叶常伴随介壳或蚜虫危害。

    2、防治。⑴在介壳虫、蚜虫的若虫活动时期,用40%乐果10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剂800-1000倍水溶液喷雾防治。⑵阴湿是煤污病发病的条件之一,要合理砍伐留养,使竹林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免病害发生。

    ㈣ 竹丛枝病(又称雀巢病、扫帚病)

    危害刚竹、淡竹、石竹、哺鸡竹等。

    1、症状。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节间缩短,小枝丛集成球,形如雀巢。4月下旬枝端鞘内开始产生米粒状物,即菌丝与寄主组织混合形成的假菌核,先后在菌核上产生有性和无性子实体,秋后菌核消失,多数老病枝枯死。

    2、防治。⑴加强管理,保持适当密度,并进行松土施肥,以促进竹生长旺盛。⑵及时剪除丛枝、并烧毁。⑶砍伐重病株,就地烧毁。
 
分享:
关键词: 竹笋 病害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66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